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尽力付出 方能活出本真——记航头镇残疾人运动员张吉

2018-4-25 0:00:00发布83次查看

  走进航头镇福善村3组,一个摆放着各种花卉盆栽的庭院映入眼帘。院子的主人叫张吉,是航头镇鹤东村的助残员。

  疾病、童年、自行车、伤痛、金牌……这些都是张吉人生中的关键词。

  1977年,刚出生一个半月的张吉脑部血管突然爆裂,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才挽回生命,但从此落下了右手神经瘫痪的后遗症。从那以后,他的父亲张新炎、母亲谢菊英便开始奔波在求医路上。“那时候为了给我治病,父母一边在小厂里工作,一边打理四亩桃园,有时还得跟亲戚借钱。后来又养了十几年的鸡,每天起早贪黑,他们的付出我都懂。”张吉说。  

  在母亲的眼里,张吉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七八岁时便开始跟着我们去桃林摘桃子,用左手一个一个摘,不怕辛苦。还会帮我们做饭、照顾小弟。”童年时,面对其他人疏远和异样的目光,张吉曾自卑、绝望,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我曾经冲母亲吼过,问她为什么要生出我这样的孩子。”母亲闻言潸然泪下。母亲鼓励张吉去学校读书学习,“残疾人也要读书,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让他跟别人一样。”谢菊英说。

  正是这个决定,让张吉与运动结缘。从小便喜欢跑跳的他,有一次在小学运动会上得了第一名。“这件事一下子照亮了我,之后便坚持锻炼身体,癫痫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少了。”张吉说。2001年恰逢上海市残疾人体训中心招募运动员,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经过集训和筛选,张吉成为了一名自行车运动员。“当时很拼命,很想赢。”张吉说,自己训练起来像疯子,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冠军。正是这股倔强的韧劲和专注的努力,让他不出两年便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自行车项目上获得了31银,田径项目上获得了3金。

  之后几年,张吉开足马力,奋蹄前进:2005年,在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上斩获4金;同年,在世锦赛3公里场地追逐赛荣获第七名;奥林匹克团体竞速赛上获第三名,并进入国家队;2006年亚运会上,获得自行车公路赛45公里个人计时冠军;2007年世锦赛场地1公里追逐赛上获第五名、3公里追逐赛获第七名;同年,荣获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优秀运动员。

  “荣誉都是用伤疤换来的。”张吉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的一次集训,前面一位队员自行车爆胎致使紧跟其后的张吉躲闪不及,重重地摔倒在地,“当时我躺了两天,第三天继续练习时,彻骨的疼痛让我意识到情况比想象的严重,一检查才知道摔断了三根肋骨。”两周之后,张吉又回到了训练场。

  坚持苦练的张吉,几年下来,个人积分达到了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资格。在备战时,训练强度达到每天骑行200公里,平均时速42公里以上。在此基础上,张吉不断给自己加压,然而腰、胯、腿部的病痛同时复发,最终,他遗憾地错过了残奥会。2011年,张吉退役。

  “有痛、有泪、有骄傲、有遗憾,但我尽力去做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张吉讲述这段经历时眼中依旧充满不舍。不过,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并没有随运动生涯的结束而褪去色彩。

  张吉的心里住着一个温暖的梦,他希望能够帮助和他一样的残障人士,同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让他们的生活燃起希望的火花。回到家乡,他成为了鹤东村的助残员,负责协助政府做好残障人士就业、医疗、文娱等工作。他说,每一件工作中的小事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一位残障朋友都应当被同等地尊重。

  最近,张吉还在镇上插花和糕点制作的比赛中获得了名次。镇里开展美丽庭院建设,他把自家的小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花团锦簇。虽然右手残疾,但是他喜欢动手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把生命的色彩描绘到极致。

  张吉家客厅里挂着一幅数字油画,画的是繁花;旁边是一幅剪纸,剪的是吼叫中的雄狮。这繁花,这雄狮,似乎寓意着他的生活态度——尽力付出,才能活出彩色人生。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