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产电视剧《老男孩》在京举行专家研讨会
2018-4-24 15:16:00发布85次查看
4月17日,电视剧《老男孩》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等来自文艺评论界、高等院校、该剧制作出品播出方的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们共同分享了《老男孩》的创作历程、台网播出情况,并围绕新时代下如何做好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展开了讨论。
《老男孩》是一部由华策克顿集团上海好剧影视发行有限公司、中南影业公司联合出品,刘俊杰执导,刘烨、林依晨、雷佳音、胡先煦主演的都市情感剧。该剧以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桀骜不驯的老男孩吴争,人至不惑之年经历爱与成长的故事。
与会嘉宾认为,这部描写70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电视剧,以现实主义为艺术准则,反映出都市社会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予与期盼,同时兼具感性关怀和理性思考,是一部拥抱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
该剧2018年3月4日在湖南卫视、爱奇艺等平台首播,截至研讨会当天,该剧获得全国网收视22天排名第一,在视频网站爱奇艺的总播放量已超过28亿。
聚焦男性成长话题
专注现实做精品
《老男孩》出品公司华策克顿集团执行总裁刘智表示,电视剧《老男孩》讲述的是追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有关爱与责任的故事。这份爱是一份责任,是当下社会中坚力量亟待学习的榜样。《老男孩》联合出品公司中南影业总裁、北京千易时代董事长常继红介绍,该剧是中南影业与好剧影视的首次深入合作,在项目阶段与创作团队进行了多次深入探讨,尤其聚焦剧中人物与演员的贴合。
演员刘烨提到,其在剧中饰演的吴争和其本人有诸多相似之处。“剧中的吴争有一颗未泯的童心,爱打抱不平,待人温和洒脱,比较自我,这些性格特点跟我比较像。我很熟悉这种70后男性的生活状态,演绎起来也比较自然。”在刘烨看来,演员要有使命感和情怀,要珍爱观众和艺术,创作观众喜爱的角色,带给观众思考。不仅传递生活中温暖的正能量,也传达温暖治愈的力量。
《老男孩》编剧高蓉蓉、制片人苏降雨讲道,近几年电视荧屏上女性视角题材的作品较多,男性层面的作品寥寥可数,在题材上希望能够寻找突破和创新。在主题上希望通过“成长”这一话题引发观众思考。该剧在历时两年多的创作历程中,从选题、编剧,到服化道等各个方面下足“笨功夫”,力求通过第一手资料、脚踏实地的剧情、精良的制作来高质量的还原真实生活质感,真正做到专注细节、扎根现实。
折射时代背景
多维展现观念变迁
在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坦言,自己看完《老男孩》的最大感受就是这个剧突出了道德色彩,并且人物主次和道德高度呈正比。他认为,无论是吴争最初不接受林小欧的爱情,还是最终接受前妻留下的孩子,这些故事都是道德上的演绎,对观众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川看来,《老男孩》以较为开阔的视野,透露出了当前社会中日常延伸状况的缺失,也像镜子式的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新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和反思今天的现实生活。“老男孩吴争通过扎实的行动实现了自我跨越,其个人经历也如镜子一样凸显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在人物创造上是一个新的探索,贡献了电视剧的一种人物类型。”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副学部长、博士生导师彭文祥对该剧的现实主义色彩表示赞誉。他说:“该剧将审美的眼光、审美的聚焦,聚集在人文之城的上海,艺术地表现了社会转型时期,都市生活的现代性体验。通过在多元、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鲜活地完成了对人物的刻画。”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指出,表面看起来,《老男孩》是一部都市情感剧,但事实上它的成功在于它在情感结构当中表现出丰富的现代都市文化感,该剧用人物群像来表现了上海作为一个在全球化互联网发展进程当中的前沿城市所具有的都市文化的结构和内涵。通过塑造了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反映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正是《老男孩》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内核所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老”和“男孩”本身是一个矛盾综合体,该剧从人设、美学追求、艺术风格等方面展现已到中年却依然有着青年心态、感觉、欲望的人在追求爱情、生活方式中的种种体味。这样的切入点很“高明”。以吴争为代表的一群有着这样生活方式、理想追求的白领,他们的出现,本身就是我们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这是《老男孩》最阳光的地方。
中国电影电视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老男孩》是当下现实题材作品之中作出了一个典范。在当下强化现实主义创作的大环境下,贴近生活、倡导正能量的现实题材剧是“正价值”的代表,《老男孩》很好地将“正价值与性格真实”“正价值与观众心理变化”“正价值与观念旧新”“正价值与纪实表演”结合在一起,正因为在这几个方面做得到位,“正价值”取得了这么高的收视率和点击量,这么好的成绩!这部作品取得的经验,尤其值得创作界和制片方关注,应该成为业界的一个引导性范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智锋在这部剧中收获了几个“新”:新的观剧体验、“新”形象与“新”风尚。该剧的现实主义精神较为全景地呈现出网生时代的生活景观。老男孩这一独特群体的形象特征及其心理、生理的情感特征塑造出了全新形象。此外,清新、优雅风格也令新风尚得以实现。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