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箱自带称重系统,居民刷卡、按钮,垃圾箱就会自动开箱、投放,不同的垃圾会被投放至不同的箱体……这就是在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蒋家桥小区试点投放的智能垃圾箱,记者昨天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日前,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蒋家桥小区引进社会企业,试点“两网融合”运营新机制,即把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网络进行有机结合,探索中心城区垃圾箱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径。
今年3月,本市进一步明确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大垃圾分类标准,并且研究通过了“定时定点”投放、严格分类收运流程和“绿色账户”激励机制等举措,提升源头分类质量。蒋家桥小区的智能垃圾箱房,就是根据这些新要求“量身定制”的。
蒋家桥小区原有1个绿色账户投放点,通过对湿垃圾投放点位的垃圾箱房进行改造,在原有干湿分类投放的基础上,增加了1套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智能投放设备,形成了“两网融合”的投放点。点位上,引进了第三方开发的带称重系统的智能型垃圾箱。居民在使用智能垃圾箱房前,需要到居委会进行实名登记、领取卡片,同时绑定居住地址、手机号码等信息。在上午7点至9点、下午6点至8点的投放时间段中,居民可以刷卡、按钮、自动开箱、投放,将不同的垃圾投放至不同的箱体,真正做到分类投放。
而在这个智能垃圾桶的底部,还配有自动称重系统,与运营企业的后台数据服务系统相联接。居民刷卡投放垃圾后,后台数据系统能清楚地知道哪户居民在什么时间点进行了垃圾投放,并且投放了多少重量,然后换算出积分反馈到智能垃圾分类居民卡上。累积到一定分值后,居民便可去居委会门口的智能垃圾分类礼品兑换机兑换纸巾、肥皂等不同分值的礼品。
据了解,蒋家桥社区隶属于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建于90年代初,占地面积4.22万㎡。今年3月18日,虹口区绿化市容局确定该小区为第一个“两网融合”示范点,该点位覆盖居民795户。运营企业在居委会帮助下,于今年3月22日开始为居民开户注册,截至4月2日,累积注册户数达到795户,开户比例为100%。
据悉,智能化设备运行和垃圾投放模式的调整,将改变居民投放习惯,提高居民文明行为。大批量智能型垃圾箱的运用,在信息平台上还能统计出每户人家每天投放不同垃圾的数量,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居民投放行为进行评估,以便及时优化相应的模式。另外,垃圾箱有满溢报警功能,能提醒环卫工人及时清运。这种智能型分类投放、自动称重积分、兑换礼品的新模式在全市也属首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