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街道从小事入手,做好城区管理工作。街道围绕为民服务为主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私装地锁、垃圾堆堵、公共场所指示牌不清晰”等细琐问题,川北街道对每一件细小琐碎的事都努力做好,真正让“有温度”的城市概念落地。
针对多伦路违规私设地锁,占用城市公共空间,街道立即开展处置。街道成立了“多伦路地锁清理”专案小组,依托相关法律指导,于年初开始约谈周边私装地锁的商铺及个人,在做通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开展违规地锁拆除行动,用一上午的时间将整条多伦路上的39个地锁全部拆除。考虑到多伦路作为景观道路行人通行的安全性,工作人员拆除地锁后,更是细心的将暴露在外的钉子全部磨平,还将进一步加强该地区后续巡查和管理。针对70余岁独居老人垃圾堵屋的求救,街道现场查看了其故世的丈夫生前堆积的垃圾占满屋子甚至堆到了天花板的现状,考虑到老人独居,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容小觑。四川北路街道大调研工作依据“足迹、手记、痕迹”的工作路径,即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处置要求,在收到群众呼声后,迅速行动,组织环卫、市容、第三方购买服务人员着手垃圾清理工作。因家中垃圾堆积过多,房门已被堵地无法打开。最后工作人员只得将门卸下清理垃圾。在清运中在成堆的报纸中,工作人员还发现了1967年的解放日报,以此推算,这些垃圾的累积时间已达50多年。此次清运工作持续了2日,2吨位的卡车清运了6车。清理完毕后,工作人员将房门复位,并对屋内进行消毒,彻底为独居的阿婆解决了一件心事,也为周边居民解除了隐患。针对多伦路最美公厕指示牌错误指向的问题,街道现场了解到指向上海市最美公厕的多伦路公厕指示牌方向错误。明明公厕近在咫尺,很多路人却因指示牌错误而遍寻不着。对于附近居民来说,公共场所指示牌不清晰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却给初来乍到的路人或者游客带来很多不便。对此,街道迅速反应,当天就将指示牌调整到正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