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触摸宝山教育之美 你想要的就在身边

2018-4-23 14:11:16发布86次查看
  宝山区,濒临长江,人杰地灵,有着厚重且丰沛的物质和人文遗产资源。宝山教育,衔东海滨城之灵气,承历史宝地之文脉,当时代发展之先锋,在校园建设环境美、头脑风暴创造美、文化熏陶传承美等诸方面,闯新路、重积累、育人才、出成果,极大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提升了教育的品质。
陶化之地在校园
陶育英才美环境
宝山教育美在环境。许多学校四季常青,四季有花,环境色彩清新,景观疏密有致,目的就是要丰富学生们的人生色彩,丰满他们的形象直觉,让他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进而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感。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全区中小学努力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功能,让学生们通过环境的耳濡目染和对环境文化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构筑一个博大的精神家园。
吴淞中学: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校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水榭、奇岩怪石、翠竹紫藤、花香鸟语,充满诗情画意,而且,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人文化、网络化、智能化、花园化的基建系统。
行知实验中学:白墙黑瓦的“行知讲堂”汇聚行实师生的智慧,墙上题写着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箴言语录。
经纬实验学校:红砖筑墙,绿草如茵,这里是学生实现梦想,拥有美丽怡人风景,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
高境三小:当走进高境三小,立刻会被校门正中大大的一把茶壶所吸引,这茶壶蕴含着学校“四海皆兄弟,以茶会朋友”的理念。
长江路小学:学校师生们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凝炼出“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永不言弃,趋求卓越”的学校精神。践行着“拥一颗真爱心,成一个礼仪人,怀强烈责任心”的誓言。
一中心小学:朝气蓬勃的校园是孩子们的乐园,身边的小书法家、小创客们用自己的作品点缀着走廊墙面,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灯笼把教学楼打扮得喜气洋洋……
宝林三小:走进宝林三小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翠绿,这里翠竹紫藤、花香鸟语,充满诗情画意。朗读亭里孩子们享受着朗读的快乐……
中环实验小学:中环校园一步一景,中庭花园的仁石假山、小榕微景、清澈卵石、袅袅水烟,透着沉稳、画着精致、写着追求、刻着向上。
行远自迩铸工匠行云流水美创造
宝山教育美在创造。以构建家庭创新文化为切入,鼓励城乡家庭因地制宜建设家庭创客空间,打造适合家庭开展创新的新载体,让家庭成为创客可持续成长的摇篮,让“自造、创物”为特征的自下而上的家庭创客行动,成为大众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化传承和自觉追求。全区以家庭创客工坊为新载体,构建“学校学习+家庭实践”相融合的学习和活动模式,在“十三五”期间创建10000个家庭创客空间,使青少年成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客核心素养”的未来新兴行业建设人才。
▲宝山区首届“家庭创娃选秀”
▲家庭创客行动
通河二小:围绕“绿色、科技、创新、质量”的办学思路,关注绿色、体验快乐、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精心育人。
行知实验中学:3d打印stem课程,利用常见标准件制作3d打印机。
▲行知中学贾淳博在家庭创客工作坊做实验
知今博古铭中华知行合一美传承
宝山教育美在传承。多年来,宝山区坚持“因地制宜,强化优势,精准推进”,将“非遗进校园”作为构建校园特色文化体系的重要路径,推动文化兴校特色办学。全区坚持从项目扶持、师资队伍培养、项目辐射引领等各个方面探索和实践“非遗进校园”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模式。目前,全区已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3所、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4所、宝山区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7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越来越多的校园里扎根、开花、结果。
大场中心校:从“写字”到“书法”再到“文化”,学校充分挖掘“墨文化”教育资源,让师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都浸润于书法文化氛围。
罗泾中学:为了传承罗泾十字挑花的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特聘非遗传承人杨老师辅导学生入门。古老的“非遗”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水产路小学:在传统技艺“吴淞面塑”的潜心学习中,学生们反复揣摩、不断尝试,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成为有特长、有素质、发展全面的优秀学生。
吴淞二中:学校特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蔡氏剪纸传承人蔡德福老师为学校专家指导学生;在研习、传承蔡氏剪纸技艺的同时,逐步把传统文化学习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把传统文化项目校本化、品牌化,帮助学生形成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杨行中心校:百年老校依托本地特有的乡土特色,引入吹塑版画教学,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构建吹塑版画校本特色。
申花幼儿园:将富有江南乡土气息的沪剧、沪语儿歌和童谣纳入教学范畴,创设了丰富的沪剧艺术教育环境,并特聘原国家一级作曲家奚耿虎和原上海沪剧团演员杨梅老师为园所“沪剧小社团”指导。
泗塘中学:秉承“京剧进校园学校”的精神,泗塘学子个个会唱一段经典的京剧曲目。学校定期举办文艺表演,不仅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形成了京剧特色的艺术教育氛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