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下午13:30~15:10,由校长室组织的 “打造高品质课堂”活动(七)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如火如荼的举行。主讲者是曹阳二中正高级、语文特级教师王伟娟主讲,主题“走向名师之路”。校长康潇津主持,与会听讲者有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校行政人员等80多位老师。
康校长向大家介绍了王伟娟老师还是上海市名师培养工程语文基地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获得多项教育教学荣誉,主编并出版过多本书稿,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王伟娟老师以《走向名师之路》为主线,围绕“走向名师——受教育名师的经历;走向名师——我对名师的理解;走向名师——我的教育理解”三大内容娓娓道来。王老师特别强调,走向,是一个行进中的动态词,走向名师之路最关键的“走向”。走向名师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有其本质的东西,你的理念决定你的态度。王老师首先用35、16、16、5+2这样4组形象的数据,告知我们在教学岗位从教至今35年,做语文教研组长16年,同时做特级教师16年,并带了5届区名师工作室及2届市名师基地主持人。
随即,在第一部分“走向名师——受教育名师的经历”中,用大量的成长案例讲述自己与金志浩师(34年前参加《语文学习》主办的作文大赛,违规从赛场逃出到金老师家讨救兵的故事)、与徐振维师(在自己的低谷期,不要怕压,在承担中脱颖而出)、与于漪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与钱梦龙老师(参加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第二部分“我对名师的理解”,分别讲述了名师是民师、命师、明师、敏师、悯师、鸣师。并以对应的教育思考与教学实践,来展示因为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所以,教师只有目中有人,学生才可以在你面前鲜活起来丰富起来灵动起来;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一对名师的理解进行解读;还详举了她带的博雅班学生成长故事,并以《博思雅韵》汇编学生们在写作中的历练与生命的成长。在叙述名师还是命师时,分别以“拔苗助长”、“网开一面”、“以偏概全”、“三合一教室”等赋予新的解读,用活动筑平台,让一个学生都出彩。第三部分,我的教育理念;四我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普渡众生……。王伟娟老师真情的说到,我对于教育最想说的就是我愿意。
康潇津校长表示,王伟娟老师是点燃他人的名师,也是塑造心灵的名师。我们从老王老师讲座中看到:好教师大多成名于一节好课,成长于几十年如一日的优秀实践,成名于一种教育理念、智慧与信念。我们学校不遗余力“打造高品质的课堂”系列活动,在自培的基础上,更是把上海各区的名师们请来,对老师们面对面的交流。王伟娟老师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教育需要精心,因为它是人的工程,是缓慢而优雅的工程,我们要精心,才能尽心,才会思考,才能致远。
一个半小时90分钟,我们感受着王伟娟老师的“精心思教、如水悟道、雅韵流传、辞近情深”。从初入讲坛的全情投入到一路走来深情注视与无私引领的前辈,包括她相信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出彩的理念下,在讲坛上对学生们的真情付出……。就让我们走近名师,汲取更多“快捷”成长的元素与力量,成就“高品质课堂”的打造,更成就一流教师与名师队伍的成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