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开展垃圾分类,共建美丽街区”暨程家桥街道第二批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启动仪式在上海警备第四干休所举行。
在本次启动仪式中,程家桥街道携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市长宁区分公司发行了上海市首套垃圾分类宣传明信片,该明信片一套4张,包含了垃圾分类的小常识。街道计划将该明信片发放给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促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让我们看看第二批小区垃圾分类试点筹备工作是怎么做的:
为保障第二批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握各小区的共性与个性,指导试点居民区在前期开展了相关筹备工作。
把握小区共性整体推进工作
1.广泛宣传动员,确保“人人知”
通过三个“统一”,即统一制作宣传手册、统一发放入户宣传告知书、统一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让试点小区居民做到家喻户晓。
2.优化厢房设施,确保“美加净”
街道结合“两网协同”改造,进一步提升社区垃圾厢房硬件水平,确保每个垃圾厢房做到“美加净”,“美”化外观;“加”装水斗、雨棚、休息间等便民设施;保证厢房洁“净”。
改造后的警备区干休所垃圾厢房
3.组建志愿队伍,确保“有人带”
在各试点小区,招募组建以社区党员、团队领袖、楼组长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通过统一培训后,上岗指导居民参与分类。
4.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常态化”
街道制定落实了例会交流制度、蹲点轮训制度、台账登记制度、数据分析制度、激励表彰机制五项工作制度,确保试点工作的常态长效。
结合小区个性凸显工作特色
1.贴近小区环境,打造“一厢一特”
积极发动社区居民、区域单位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厢房外观的美化调整,将厢房改造与小区环境相融合,形成”一厢一特”。
改造后的春花苑1期垃圾厢房
2.根据居民特点,开展针对宣传
根据各类小区不同特点细化宣传方案,针对性地对居民进行宣传发动。如针对部队小区住家保姆较多的情况,组织保姆开展专项培训;针对春花苑商品房小区,注重发挥业委会和物业作用组织开展居民培训;针对西郊柏盛苑别墅小区居民户数较少情况,上门点对点指导培训。
改造后的西郊柏盛园垃圾厢房
3.统筹小区资源,带动综合治理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相结合。如开展湿垃圾堆肥提升小区绿化、开放厢房管理员休息室为环卫工人提供服务、同步推进部队机关垃圾分类工作等。
下一步,程家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继续围绕“三个全覆盖”的目标,即试点居民区全覆盖,不同小区类型全覆盖、售后公房“两网协同”一体化全覆盖,统筹推进、合力攻坚,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大调研、精细化管理工作、精品小区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为长宁国际精品城区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