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 28岁的浦东率先“改革开放再出发”

2018-4-18 9:08:25发布78次查看

摄影:郑峰
摄影:朱泉春
今天,上海浦东新区迎来开发开放28周年。应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浦东发展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近年来,浦东深入贯彻自由贸易试验区、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到底能激发出多大的能量?浦东又将如何率先“改革开放再出发”?
支持创业干事,率先优化营商环境
4月11日,上海新海航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改建仓储项目,作为浦东推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后的首个项目,已获批施工许可,项目前期全流程时间仅为73个自然日。
浦东新区建交委主任王晓杰介绍:“《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2018)》对世界各国营商环境进行排名,排名的主要依据有一个指标,就是各国办理施工许可证所需要用的时间,中国大陆办成施工许可的时间为247.1天,美国是80.5天,英国86天,浦东改革的目标,就是对标世界最好的水平。””
为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进一步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作用,浦东明确企业从取得土地到获批施工许可的全流程可在80个自然日内完成,达到英、美、韩等国水平。从247.1天到73天,得益于高效的政务平台和专业的行政服务,而这只是浦东率先优化营商环境迈出的第一步。
浦东再次加码,发布服务自贸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内容涵盖“放、管、服”和流程再造四个方面,推出企业登记办理新模式,在前期对27个登记许可事项实现当场办结、当日办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受益面,促进市场准入再提速。
上海达美乐比萨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上海拥有72家分公司的外资企业。该公司拟变更分公司负责人,涉及变更的分公司达60多家,数量庞大,为保证经营秩序,企业希望能尽快办理。针对企业需求,浦东市场监管局结合窗口工作实际,采取专人负责制,为企业量身打造实施方案,建议申请人分三批前来办理当场办结的变更服务。改革有效帮助企业节省了15天的等候时间和往返次数。
开办企业,在名称库选名的当场办结,企业变更事项当场办结,需要核名的2天办;贸易通关,95%的海运货物2天内实现入关,95%的空运货物12小时内实现入关,到2020年全部以小时计;不动产登记5个自然日内实现取证……从长远发展角度,浦东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强化对标意识,依托自贸区改革,突出制度供给。深入开展大调研,聚焦群众和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使浦东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张江
摄影:黄日阅
强化创新驱动,率先践行高质量发展
浦东是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牢牢抓好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以生物医药代工试点为例,原来我国的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相“捆绑”,中小创新企业的新药要想上市,需自建厂房,费时费力且资源浪费极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为生物制药合同生产的开展提供了政策基石和法律基础。作为加快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和转化的“关键撬动点”,生物制药合同生产的创新模式可以将原本生物制药产业链中的“生产瓶颈”变成“服务平台”,帮助在研新药实现产业化和价值最大化。
目前,国家新药研发机构有30%来自张江,国家每年用于新药开发总预算的30%投入张江,全国一类创新药有30%产自张江。位于上海张江的勃林格殷格翰被选中成为“国内首批开展生物制药合同生产”的试点企业之一。借助这一平台,中国药企可以加速进入欧美市场;同时,跨国药企也可以借助这个桥梁,迅速进入中国市场。
入驻临港科技城的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在破题“如何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主体承载区”。这家由上海交大与临港管委会联合发起的民办非企业机构,具有共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政府智库三大功能。“研究院来到临港后,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学校实验室的搬迁,而是一种延伸。”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习俊通说,“智能制造研究院在临港能向社会招聘各类人才,为大学教授组建混合型团队。”
浦东正着力营造充满创新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未来,“张江—临港”南北创新走廊联动,将依托张江科学城的创新源泉,充分利用临港的“双特”政策优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空间,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和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浦东全面提升科研机构、企业、人才集聚的密度,金融创投、中介服务等各种创新要素的维度,创新创意互相交流、碰撞的频度,更好体现创新“浓度”。
摄影:黄日阅
摄影:徐网林
增进民生福祉,率先创造高品质生活
曾火爆东京的“土木展”正在浦东滨江的艺仓美术馆火热展出,整整一层近1000平方米的展厅里,炫酷的互动装置和海量土木领域冷知识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由上海煤运码头旧址处的煤仓和运煤廊道改建而成的艺仓美术馆,如今已经跻身上海十大最受欢迎美术馆,而且去年一年的参观人数超过35万人次。
艺仓美术馆的华丽变身,得益于黄浦江东岸贯通工程。作为浦江东岸艺术主题的重点规划项目,煤仓成了“艺仓”,煤炭没有了,艺术被“装”了进去。离艺仓美术馆不远,因为东岸贯通工程变得格外艺术的还有民生艺术码头。曾经的“亚洲最大容量”散粮筒仓,在建筑师的操刀改造下,成了一个当代艺术的“集散地”。
就在本月初,世界知名品牌迪奥(dior)把自己的2018春夏高级定制发布秀放在了这里,国内外的时尚界大咖悉数到场看秀。东岸集团透露,未来,将继续通过对工业遗存的保护性开发,在充分挖掘和展示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结合码头地区更新,构建一个以艺术展览、艺术品展示交易、文化演艺、创意设计、精品酒店等为主导功能的公共活动区域,形成具有地带性特征和引领区域文化的综合体项目。
在口袋公园晒太阳、沿慢行路径散个步、于街角空间读会书……浦东还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不少惊喜。过往不起眼的街角、路旁,在智慧创新与工匠精神的雕琢下,发生了精致的变化。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是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座城市的温度体现在方方面面,浦东夯实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也努力打造品质民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卫生教育文化生态等高等级公共服务供给。
老百姓对城市是否安全、有序、干净,感受往往最直接。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浦东每年抓一些具体项目,一件一件推进落实。在上海通往卓越全球城市的道路上,浦东以缤纷社区建设为助力,为城市空间升温添彩;通过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