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武)为全面提高心理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区教育局德育室于日前举行为期4个月(3月至6月)的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技能比赛,从中遴选出一批经典教学案例在全区推广,并选拔一些优秀教师参加第七届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赛。
记者近日在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专门教室现场观摩了20多位高中(含中职校)心理健康学科教师围绕学生生涯教育主题开展的说课技能比赛,从中发现了不少高中生生涯教育好教案。上海大学市北附中教师小商在《做决定的智慧》教学中,分别利用吉雷特提出的“积极不确定”理论、埃瑞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引导高中生或以直觉、开放的心灵面对生涯抉择;或在寻找自我阶段,自己做决定,体验自我决定的价值,同时承担自我决定的责任。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小王在《跨越职业困境》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未来之旅”游戏、观看大国工匠视频,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领悟到兴趣和韧性是跨越职业困境的法宝,从而激励他们在中职阶段勤学苦练职业技能,打通职业发展瓶颈。
而风华中学心理教师小邹在《生涯取经路》教学中,以兴趣岛的互动游戏方式,引导高中生充分挖掘自己的生涯兴趣,并选择其中可能发展成未来职业的兴趣,探索生涯兴趣和目标职业之间的路径,尝试自主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涯。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教师小乔则在《我的自画像》心理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分别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方面,全方位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而全面剖析、审视自己,形成对自己的客观、综合认识,进而科学合理地规划好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