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杨浦新闻

“双进入”导师再次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为二十五中同学开讲《传统文化与化学》的科普报告,反响热烈

2018-4-14 0:00:00发布87次查看

杨浦区“双进入“探究活动举办至今受到了区内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和学生的欢迎,为了培养区内青少年的创新素养,让更多的学生能与名高校导师面对面,杨浦少科站牵头各“双进入”导师,进入中小学开展讲座。
4月12日下午,“双进入”项目导师上海理工大学化学系的缪煜清教授走进二十五中学,为同学们开了一堂题为《传统文化与化学》的讲座。
讲座现场,缪教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将许多学科的知识糅合到一起,为初二学生打开化学世界大门。
本次讲座的听众是初二年级的学生,明年他们即将接触到化学,缪教授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让他们对化学有个基本的认识,能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互相转换,通过事物的表象能够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缪教授还将自己带教“双进入”科研项目的课题感受与学生们进行了分享。
讲座开始,缪教授运用化学的语言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易经》等传统文化中的内容重新解读。
随着缪教授讲座的深入,学生们对于分子、原子等基础化学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解读方式让学生们忍不住埋头在自己的学习单上记录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在缪教授的讲座上,学科间的界限被模糊了,科学和人文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他将理性的化学和感性的诗歌融为一体。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丹砂炉鼎,
何成镍金玄圆?
缪教授的这首诗改编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图片上的圆月也不是真正的月亮,而是在实验室中利用化学方法合成的超圆镍合金微球,直径只有5微米大小,肉眼几乎看不见,但是在电子显微镜下如同一轮明月。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那些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完美诠释了这句话,微观世界里面丰富多彩,有无数等待我们去探索、发掘的秘密。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场无比精彩的演讲不但是这群初二学生们的化学启蒙课,更是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眼界。
听完讲座后,老师们也抓住机会和缪教授讨论起讲座的内容。互相沟通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学科专业知识。
杨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