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静安新闻

用心为社区老年人打造“开心家园”

2018-4-18 9:46:00发布108次查看

(记者 吴晶晶)近日,大宁路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一楼格外热闹,许多老年人在这里高兴地用餐,这是社区刚开始运行的“为老助餐”服务,主要为社区腿脚不便、年岁已高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老人可在指定助餐点集中就餐,也可选择配送上门服务。“自从咱们街道为老人提供了送餐服务,我每天都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新鲜饭菜,价格又实惠,街道真是为我们干了一件大实事。”85岁的徐爷爷激动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大宁路街道在开展大调研活动中,汇聚辖区民意,持续跟进为老服务制度,着力构建多元为老服务体系。街道以社区服务中心为据点,积极探索为老服务运行新模式,依托乐龄家园延长站点为载体,辐射周边居委,主要举措有:为社区不便行走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为失能老人进行上门康复训练;构建老年人专属数据档案;建立二十四小时紧急呼叫系统等,通过开设贴近老人需求的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大宁路街道居家—社区—机构三级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惠老服务在大宁辖区全覆盖,真正把大宁路街道的为老服务综合体打造成老年人的开心家园。

助餐送餐惠民生

家住大一小区的徐爷爷年岁已高、腿脚不便,子女又都住在外区,照顾不便,于是“今朝吃点啥”成了徐爷爷最头疼的问题。大宁路街道在大调研过程中发现,像徐爷爷这种情况的老人还有很多。如何解决社区内老人每日用餐难题,让老人能吃上新鲜可口又安全营养的饭菜,成为了街道工作的重点。

街道近期推出的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升级版——为老送餐服务就成了破题之法,辖区内设有三个助餐点,分别位于共和新路2301弄社区服务中心一楼、大宁乐龄空间延长站(共和新路1700弄65号甲)、大宁路505弄便民助餐点,提供助餐点集中就餐、专人配送上门两种服务形式。

社区服务中心一楼助餐点还推行“健康菜单”,根据社区老人不同的健康情况,推出午餐套餐a餐和b餐可供选择,如降血压营养餐、无糖低糖健康餐等,多方位、多角度地满足更多老年居民需求。助餐服务开展以来,逐渐组成了一批服务时间长、熟悉大宁送餐地形、肯吃苦、愿意奉献、有爱心的送餐员团队,他们风雨无阻,每天坚持将热腾腾的午餐送到老人手上。

康复健身乐融融

前段时间,大宁路街道1700弄的“乐龄家园”延长站点成为了网红,市长、区委书记都曾来走访调研过,许多老年人纷纷闻讯前来体验这里专业化的康复健身仪器。位于1700弄弄堂口的“乐活空间”,以“动中有静”为特色,配置有适老化康复器械和专业的指导人员,譬如律动沙发,老人在休息或看电视的同时就能改善自律神经失调、促进肠胃消化吸收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带扶手老年人专用律动机、划船训练机等专业设施,满足广大老年朋友们康复健身、强身健体的活动需求。位于延长居委对面的“乐龄空间”主要以“静中有动”为特色,设置小型阅读书吧,并推出适合老年人的健康养生活动,打造成大宁老年居民的“百草园”。

“仿佛走进了另一个家”,这是俞秀娣老人对“乐龄家园”的评价。老人告诉记者,以往她和老伴儿在家干干家务、看看报纸,基本没有其他活动,自从有了“乐龄家园”,她每天上午9点就准时进门“打卡”,在里面待上一天都不嫌腻,“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跟大家唠唠家常也老开心了。”

“乐龄家园”的建设为许多老人提供了锻炼的场所与机会, 然而一些失能老人却苦于无法出门体验这些设施,因此大宁路街道委托第三方,一方面对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延长小区居民进行康复知识的普及和宣讲;另一方面,以延长“乐龄家园”为落脚点,收集半失能或者疾病术后有后遗症的老人信息,进行专门针对失能老人的上门康复训练,这一举措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紧急呼叫保平安

在不断扩大服务对象的同时,大宁路街道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涵,做到惠老服务内容全覆盖。为满足老人多元需求,街道引进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为老人提供线上呼叫系统。

该服务通过智能远程系统的安装和后台数据监测、数据分析服务的实施,建立紧急救援需求响应机制。对于服务对象自行发起的紧急救援需求,即时发送至家属或约定社区响应人;对于服务对象被动发出的紧急救援需求,36小时内发送至家属或约定社区响应人。此外,系统会定期发送服务对象的身体和活动信息,以便家属掌握老人情况。通过层层把关,大大降低了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大宁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致力于从老人最急迫需求的方面为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伴随着为老服务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今后街道还将致力于不断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满足老人食、娱、学、行、养、护、医等方面的需求。

静安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