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航新村居民区垃圾分类有诀窍 通过外卖单锁定垃圾来源

2018-4-17 8:53:50发布67次查看

图片说明:上航新村居民区焕然一新的垃圾厢房
东方网记者奚亮4月17日报道:踏进上航新村的大门,远处的一排“橄榄绿”显得格外醒目,这是去年经过一番改造后的垃圾厢房。如今,所有的垃圾桶都已不见踪影,有的只是“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个投放口。
图片说明: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已成为居民的习惯
时间刚过早上七点,记者在此处看到居民们陆续出门。张阿姨与往常一样,准时来到了垃圾厢房,她手提两个垃圾袋,熟练地将垃圾投入了“干垃圾”与“可回收物”两个口。
图片说明:加装洗手用的水斗
“半年了,大家都习惯按时、定点、分类扔垃圾了。”张阿姨说,“从前,这里臭气熏天、垃圾满地,有时候甚至堵塞道路,大家都避而远之,就连扔个垃圾都要像抛绣球那样。现在这些烦恼都没有了。垃圾厢房旁还加装了洗手用的水斗,雨棚和照明也一应俱全,真是‘美+净’!”
图片说明:垃圾分类告知书
烦恼的解决得益于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启动的“两网协同”和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自2017年10月实行以来,上航新村居民区高登花园和上航新村两个小区的垃圾减量率从日均30.7%上升到日均54.78%,居民的支持率攀升到了99%。而上航新村居民区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更是为全区甚至全市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蓝本”。
当好居民的“店小二”
上航新村居民区始建于1990年,共有居民706户,户籍人口1860人,实有人口3228人。居民区紧邻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动物园,辖区内房屋类型多样,有售后公房、普通商品房、涉外商品房、部队房等。
房屋属性多样,人员结构就尤为复杂,仅在上航新村居民区与高登花园,流动人口与租户就高达1/3。归属感不强的“外面人”心甘情愿参与垃圾分类投放?“里边人”也都鼎力支持?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图片说明:小志愿者上门派发分类垃圾桶
“关上门是小家,打开门是大家。”上航新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朱雪菊说,“做居民的工作要讲究‘嘴、手、脑、脚’并用,嘴上会说、手上能干、脑子会动、脚步要勤,要当好居民的‘店小二’,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在居民区党支部的引领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这“三驾马车”同心协力,让社区单位一起参与进来,大家资源共享、有商有量,又通过居民的共建自治,形成了垃圾分类的常态常效化管理。
其中,党员引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程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源告诉记者,为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居民区成立了两支志愿者小组队伍,其中过半的都是党员同志,“党员带动骨干,骨干带动楼组,楼组带动片区”,通过耐心与细心突破了一张张“冷脸”。
图片说明:志愿者服务团队组建的微信群发布每日垃圾分类情况
朱雪菊书记告诉记者,小区内有不少租户是空姐,垃圾房的投放时间是上午7点到10点、下午五点到八点,起初,他们往往以工作的特殊性拒绝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而经过调查,他们多是多人租住,不存在同一时间上班的情况,其中也不乏一些党员。由此,这些党员就成了“突破口”,通过党支部、居委会、志愿者“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不成功不罢休”的精神,终于让这一“特殊群体”融入到了这个“多细胞社区”。
从外卖单上下功夫
时至今日,除了每周五上午召开街道、居民区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试点工作推进会以外,上航新村的基础台账制度也一直没有松懈。《不按时投放垃圾住户张贴友情提示统计》《一户一档情况表》《随乱投放住户统计册》《参与率推荐表》《志愿者值班巡逻》……一本本台账清楚的记录了半年来,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各方面数据。
图片说明:贴有外卖单的台账
其中,一份贴有各种外卖单的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为什么要收集各家各户的外卖单并记录在册呢?朱雪菊书记有些严肃地说:“这些都是随乱投放垃圾的证据,也是我们为做好垃圾分类的线索。”
图片说明:提醒乱投垃圾住户的告知书
原来,在启动垃圾分类初期,还存在着许多居民的不配合与不理解,随乱投放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往往是贴有外卖单子的厨余垃圾。外卖单上印有姓名、门牌号、哪一户等信息,通过这一线索,再调取小区物业的监控,就可以清清楚楚的了解到,是谁乱投垃圾。由此,再通过上门或是由物业、居委会在楼道内张贴《友情提示》,来劝导与提醒住户予以改正。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居民都参与到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工作中,但大家的顾虑也由此产生了。“我们分类了,垃圾车分类收吗?”“这么分类到底有啥改善?”……
图片说明:居民了解“垃圾都去哪儿了”
为此,上航新村居民区特别设置了几块公告栏,如“日均资源回收利用率月度情况表”“垃圾分类每日数据公示”“垃圾都去哪儿了”等,其中清运车辆所属公司、清运时间、垃圾收运的目的地等也都赫然在列。公告牌显示,“湿垃圾桶”由“西联公司”的湿垃圾收运车在每天的11点到11点半收运,最后的目的地则是废弃物处理中心。
图片说明:每日资源回收利用率公示
垃圾分类是“家门口工程”,环境是否宜居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环境的营造,除了政府、街镇、村居委会的努力“吆喝”与智慧,居民“人心”的凝聚与“自觉”直接影响了环境整治、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成”与“败”,上航新村居民区则实实在在的认清了这点。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