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看山望水忆乡愁" 乡村振兴 嘉定怎么干?

2018-4-16 16:58:23发布71次查看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魏晋“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笔下美好的农村风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但昔日的绿水青山、乡村美景却难觅踪影。嘉定在大调研大走访中,关于农村发展现状,遭到了不少村民的吐槽,主要有三点:
一、乱搭建,脏乱差。宅前屋后,乱搭乱建,经常可见垃圾堆积、污水四流的脏乱差现象。
二、没活力,没生气。本地年轻人都外出居住,留守的都是老年人,返乡创业兴业,遥不可及。
三、乡土情,渐消亡。伴随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年轻一代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步淡化,家乡文化认同、故土情结也在逐步消亡。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于大上海的“乡村梦”,要有风貌更要有韵味,有颜值更要有气质,有入眼的景观更要有走心的文化。”——李强书记
“看山望水忆乡愁”,乡村振兴,嘉定怎么干?
一、规划先行为农村划“红线”根据《嘉定区2015-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对全区146个行政村进行统一规划,其中撤并村98个,统一安置于集建区内的居住社区等;保留村共48个(含3个保护村,外冈葛隆村、华亭毛桥村、马陆大裕村),对这些村庄进行保留改造,复兴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乡村风貌。通过划定“红线”,意味着“村庄”这个形态,将逐步优化改善,不会在嘉定消失。
二、无违创建为发展拓“空间”去年“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非终点。今年,嘉定全面启动无违建先进居、村创建工作,力争80%以上的居、村达标,为乡村振兴发展拓出“空间”。嘉定工业区娄塘村先行先试,目前,该村已拆除90%以上的村宅违建,新增车位150个、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
村里提前发布《告村民书》,先后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并与全村600多户村民逐一沟通。考虑到出租房安全、卫生、拖欠房租等,村民大多不堪其扰,均表示支持。
三、素妆淡抹为生态加“颜值”根据规划,嘉定保留的农村共计48个,将区域化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项目。在安亭镇向阳村,这里的村庄风貌布局,主要是“沿河”特色,河岸人家,周围有小小竹林和广大水田,这也是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
在乡村更新中,向阳村并没有“更”掉这些古风古貌,而是在保留保护好乡村特色风貌的前提下,“输入”了现代生活的元素。规划显示,2.2平方公里区域内,将建有银杏园、旅游服务中心、健康展览馆、民宿养老、向阳书院工艺坊、稻田书店等20多个点位。
四、彰显特色为产业增“活力”嘉定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旅游农业的发展,彰显特色,注重传统,为产业发展增活力。
在华亭镇毛桥村,把恢复和重塑乡村“集市”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工作。在毛桥自然村落的基础上打造起了一座集“美食美景、鲜蔬鲜果、民居民宿、乡风乡愁”为一体的“上海乡村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初具雏形。今后在“毛桥集市”,可以遍尝中国特色小吃、品味闲适乡村生活、泛舟美丽乡村生态、感受沪上匠人传承、观赏嘉定文化精粹。
五、宅舍文化为故土留“乡愁”作为“教化之城”的嘉定,历来注重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美德的弘扬。走进嘉定新城(马陆镇)大宏村居家组,在村道两旁,就能看到“崇德坊”牌坊,以及二十四孝等宅舍文化墙,一幢青砖黑瓦的明清仿古建筑坐落其中,名为“崇德堂”,作为村民精神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
日前,刚开展“非遗文化心手相传”主题银饰制作活动,村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完成了一件件精美银饰作品。
去年,以大宏村和戬浜村为代表,分别以“崇德明礼”和“慈孝仁爱”为宅风,举办道德讲堂、表彰善行义举、弘扬家风家训、开展节庆活动等,让传统文化及美德扎根村民心灵深处。
今年下发《加强宅舍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11个村各以一个村民组为试点,以宅舍文化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村宅环境治理工作,广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好家风、好宅风,形成“一村一宅一文化,左邻右舍育文明”的浓厚氛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