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拆违先拆自家,做事先制“尺子”
杨德忠和村民拉家常
“虽然没有青山,但看看这清水绿树,我再活个20年也没有问题。”——说这话的是今年73岁的浦东杜尹村村民汤维良。在他看来,村里的变化和一个叫杨德忠的“孩子”关系密切,这个印象中是二队某某家孩子的人成为杜尹村党支部书记后,一步一个脚印,给杜尹村这个曾经处处落后的村带来新面貌与新气象。
拆违签约率已达90%
杜尹村所在的川沙新镇位于浦东东部,毗邻浦东机场、迪士尼,这些年来的大量人口导入,最直接影响便是陆续而起的违法建筑。
汤维良的家中就有好几间这样的违法建筑,出租给刚入社会的职场新鲜人,一个月给汤家带来好几千元的收入。“钱是够用了,但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原来,汤家紧邻村里的河道,岸上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都往河道里排。一到夏天,汤家的窗子也不能开。
汤维良的心病也是令杨德忠最挂心的基层治理问题。作为杜尹村长大的孩子,他十分怀念小时候那个脱了衣服就能撒欢玩的家门口小河。
“河道黑臭表现在河道,症结却在岸上。”杨德忠告诉记者,岸上的环境整治阻力很大,因为违法建筑为村民们带来明显的经济收益。
于是,他从自己开刀,把自家在多年前在院子里搭建的彩钢板顶棚给拆了。接下来,他带动村班子5位成员一起拆除违法建筑,并由班子成员做通直系亲属的思想工作,第一批拆除了无证建筑。
“说什么很重要,做什么更重要。”村民杜水南告诉记者,杨德忠的做法让大家明白:杜尹村拆违是动真格的。“在村民家一坐就是半天,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工作。”杜尹村村委会主任徐建忠还记得,整整三个月,杨德忠带领班子成员走街串户,和大家摆事实、讲道理,一家一户地赢得村民支持。
在杜尹村1.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村民746户,违法建筑户占了总量的58.45%。截至目前,签约率达到90%。其中党员签约户数92户,党员签约率达97.87%。目前已顺利拆除无证建筑物面积18.5万平方米。
“剩下的也将在今年9月前陆续拆除,真正还村民一个宜居环境。”在杨德忠的计划中,拆违只是第一步,腾出来的空间将拿出来为村民做更多事。
闻臭气变成闻花香
一条300米长的健身步道就是杨德忠已经为村民做成的实事之一。
记者去的那天正是上海入春后最热的一天,但午后的阳光晒在身上并不燥热,步道上村里的老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以前我们住河边的是闻臭气,现在是闻花香。”汤维良说,现在晚饭后,村里最热闹的就是这处步道,在这里走走聊聊,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借着美丽乡村建设东风,杜尹村也被列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单位,而“五违四必”的拆除让建设有了扎实的基础。
杜翠凤老人今年80多岁了,老伴前段时间身体不好,听说家门口要搞美丽乡村建设,但自家宅前屋后陈年垃圾靠她清除,显然不可能。好在,杨德忠闻讯而来,他宽慰老人:我们有志愿者和保洁队,只需你动嘴指挥就行。临走,发现杜家的围墙上裹满着绳带,又不美观又没防盗功能,于是告诉老人村里会帮她在围墙上装不锈钢。“不但帮我运垃圾,还帮我装不锈钢,这样的建设我太支持了。”老人带着浓浓的本地口音,但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美丽乡村是让村民得实惠的好事,但要让村民明白美丽乡村是怎么一回事,还是要靠村干部的腿去跑、嘴去说,杜尹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能获得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和杨德忠经常去村民家中很有关系。”川沙新镇六团社区党委书记马建军是杨德忠的“顶头上司”,平时喜欢骑个电瓶车去村子里转悠,他向记者表示,只有这样从村民嘴中听到的评价,才是真正牢靠的评价。
自治章程管好权力
其实,从曾经处处落后到如今事事领先,固然有杨德忠和其班子成员的主动作为,更少不了章程条款的规范约束。
在这点上,杨德忠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他还记得,刚来杜尹村时,能明显感到村民对村干部有一种疏离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村事务不习惯公开造成的。
于是,为了更好服务村民,经过认真讨论和反复征求村民意见,136页的《杜尹村村民自治章程及实施细则》正式与大家见面。从杜尹村的村史说开,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实施细则……一应俱全。假如村民有建房需求,应通过什么途径办理;若有新增违建,当事人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凡此种种,一目了然。
“做事有‘尺子’来规范,好坏有‘镜子’可对照,大家都循规蹈矩,事情就能做好做精致,也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杨德忠这样表示。
在日常工作中,他十分注重村级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重大决策事项都由村务监督委和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各项事宜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及建议,上级政府的各项政策、村委阶段性工作、村民补助资金发放明细清单等内容都及时进行公开,让老百姓看了,心里有本明白账。“村民的了解是支持的基础,有了村民的支持,村子才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