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设立城管社区工作室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8-4-13 16:39:53发布92次查看

据松江区消息:车墩镇祥东小区附近曾有一个夜排档疏导点,疏导点取消后大量经营工具被遗留在小区里,不仅影响环境,而且堵住了消防通道,还给沿街商铺、住户带来不便。不久前,虬长路居委会城管社区工作室成立,驻点城管队员到任第一件事,就是向城管中队反映这一情况。随后,各方积极推进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住宅小区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将执法力量下沉至社区,自2016年下半年起,我区各街镇城管就陆续在村居一级设立城管社区工作室。一年多来,社区工作室不断扩大覆盖面,与此同时,城管部门与群众的距离逐渐拉近,群众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全区各街镇城管社区工作室布点已超过九成,中心城区已经全部完成,预计本月将实现区内全覆盖。
  打通执法“最后一公里”
  如今在车墩镇各个村(居)委会,都能找到城管社区工作室。工作室里有驻点城管队员的信息牌,标注了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按照要求,执法队员每周固定时间到城管社区工作室报到,接待来访群众,记录他们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调查处理。对于简单的问题,尽量寻求办法在短期内解决,对于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形成计划方案,设立时间节点逐步完成。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如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可以立即电话联系驻点城管队员,省去了拨打市民投诉热线再转接到城管中队的过程。
  3月22日上午,城管队员侯成按时来到车墩镇汇桥村城管社区工作室。汇桥村59号是一个修车店门面,电瓶车、自行车横七竖八停到了店外,还占用了店门前村子的主干道,过往村民只能借道马路中央通行。村委会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劝阻,无奈没有执法权,面对店主拒不整改的态度毫无办法。当天,侯成到现场后向当事人亮明身份,在耐心宣传了跨门经营的危害及相关法律后果后,店主当场就进行了整改
  城管工作室解决了城管执法“最后一公里”问题。市民不用打投诉热线,不用到城管执法局各街镇中队上门投诉,直接联系村(居)委会和物业就能有求必应。村居党组织书记可以直接联系工作室城管队员,如遇执法力量不足,驻守队员可以直接申请力量支援。城管社区工作室的设立,让村居一级组织有了直接的执法力量,改变了以往办事难、没有执法权的状况。同时,派驻队员在一线,也可以方便上级部门了解市民的直接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类整治工作,这其实就是城管在基层的长期性、经常性“大调研”。
  解开社区“陈年旧疙瘩”
  公共通道内私自搭建防盗门,占用公共区域设置鞋柜,乱堆杂物影响左邻右舍,在走访调研居民区的过程中,泗泾城管队员从住户口中得知小区里这类现象不在少数。为消除由此产生的邻里矛盾和安全隐患,城管泗泾中队主动协调联合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规劝教育部分业主,并在每户防盗门上张贴《自行整改告知书》。面对不愿自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违法业主,后期进行集中整治。情理法交融并举,不仅确保了整个整治过程平稳有序,还有效解开了留存居民心中已久的“疙瘩”。
  泗泾城管是全区第一个入驻社区的中队,在此之前,对于小区内毁绿占绿、破坏承重墙、“居改非”等行为的处置,只能依靠居委会工作人员劝说、物业公司管理和小区居民自觉。
成立城管社区工作室后,泗泾城管整治了一大批住宅小区乱设摊、乱堆物、乱张贴、违法设置地锁、侵占公共部位等问题,消除了一些长期困扰小区的“顽症”。
  快速处置引市民夸赞
  “我们反映问题不用再绕好几个弯,到村(居)委会来就能解决了。”城管力量入驻社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群众都拍手叫好。
  记者从区城管行政执法局了解到,社区工作室通常设置在各村(居)委会,有不小于10平方米的固定办公场所,包括办公桌椅及相应的办公用品,配置监控设施等。同时,工作职责、服务承诺、信访接待及诉求受理制度等内容须上墙。每个社区工作室确定1名在编城管执法队员作为联络员,每周不少于1次到工作室执勤,每次执勤时间不少于3小时,负责社区工作室的日常事务,联系走访村(居)委会、物业及业委会,及时了解社区近况及城市管理情况,重点发现并查处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等违法违规行为。在信访接待及受理诉求时,对于市民投诉的城市管理违法行为,要严格执行20分钟内完成信息传递、2小时内执法人员到现场处置、24小时内联系当事人的快速处置措施。对于职责范围外的诉求,工作人员也会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并向市民提供反映相关诉求的渠道。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