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努力营造良好营商法治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助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4月2日下午,区司法局局长莫桂兴、副局长陈炳泉等一行赴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调研。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集团公司总经理顾军,管委会副主任苏厚军等参加调研。
2017年,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转型升级上迈出大步,引入了正泰启迪、天安金谷等几个百亿级项目。今年,将有34个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工程建设中势必会有大量复杂的承包关系、劳动关系等问题显现。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区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目前开发区承担了大量社会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已由条转为块,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但目前没有设置司法所,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工作欠缺,在涉及项目建设、政府采购、合同审核、签约谈判等重要事务中,法律服务保障能力还不够强,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还不够到位,希望区司法局能给予相应支持;二是园区内外来人口众多,普遍缺乏法治意识,在劳动关系处理时,合理合法维权的意识够,希望能采取措施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
调研组成员对开发区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司法局局长莫桂兴表示,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松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服务功能必须要面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切实发挥好经济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一是主动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进一步深入调研,争取市司法局支持,紧密结合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在开发区现有四个服务区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公证、律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主动对接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功能向开发区延伸,实现功能的先行入驻,解决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在当前集中开工建设的工地,联合区建交委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开展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现场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等活动,促进规范施工、规范用工,形成和谐劳动关系,为企业按时投产提供保障。三是开拓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对开发区中的一批大型、规模型企业开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由公证处、律工委、律所等对接,根据企业发展规律,开展个性化服务,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法律服务,积极推进依法治企,为开发区转型升级、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服务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