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署实验学校东校6位教师参加了著名教育家郑杰校长领衔的合作学习教练研修班的学习观摩。研修班同时在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复旦初级中学开展教学研讨。
合作学习作为良好学习方式的其中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特点是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相互的合作展示中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老师的角色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这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学法的探索有极大推动作用。经过整整两天的理论学习、说课评课,对合作学习的五大基本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论是从学习目标的设定到,还是郑杰校长提到的33种合作技能,都让6位教师感受到合作学习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一些语言知识,更强调语言的运用,通过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团结合作的能力,体验交流互动的乐趣。
东校秦赟老师说:第三天欣赏上外静小俞老师的课例展示时,看到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并明确了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应考虑三个关键词:when,what,how。改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让课堂成为充满生命与智慧活力的学习共同体。
东校自2006年开展良好学习方式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以来,相关研究已经历经10多年,从4月中旬开始,实验学校东校将开展“合作学习课程体系”的学习培训,通过招募中小学各20余名种子教师,成立工作坊,开展合作学习课程建设,课程包括:工作坊、自学学习、研究活动、课堂实践、交流展示五大模块。
东校龚敏老师培训后感言:听了老师们在说课中提及的:坐庄法、内外圈、记记法、叽叽喳喳法……培训就是一场头脑风暴,风暴过后更需要进一步学习与思考:如何让这种形式在自己的课堂上锦上添花?先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匹“锦”,再去添上“合作学习”这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