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下午,“一中集团”学校的30多名数学教师会聚在三灶学校录播室一起观摩了三灶学校青年教师龚宪老师的《平行线的性质》一课,课后丁建光校长做了精彩的讲座:《好钢用在刀刃上——电子平台的创新运用》。
首先,龚宪老师以电子平台课件为辅助,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分辨了平行线判定定理中的条件和结论,继而引入新知。接着,他请学生动手实验——测量同位角的度数得出了平行线的第一个性质,其中,龚老师对课件进行了创新性的使用,他利用几何画板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加强了学生的感知印象。随后,引导学生通过说理,推理出了平行线的其他性质。最后,他通过习题的练习和讲解,强化了学生对于平行线性质的认识。
课堂上,学生专注认真;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将未知化为已知,由简单到复杂地讲解梳理知识点,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所学内容。龚老师给予学生时间理清说理思路,帮助学生理顺逻辑顺序。他通过请学生单独回答、投影学生作业、请学生一起回答等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课后,丁建光校长结合本节课为全体教师做了讲座。讲座中,丁校长指出了电子平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他提出,在多媒体教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平台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其中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学生渐渐成为电子课件的“看客”,而教师渐渐成为电子课件的“点击者”,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所以要进行电子平台的创新应用。丁校长指出,电子平台的创新必须基于三点内容:深入研读教材、认真解读课本、全面了解学情。盲目的创新会造成课堂效率的下降和教学效果的减少。
而在电子平台的创新上,丁校长又以本校中小学语文学科中课件创新运用为例,提出了六点建议:1、在学生认知的盲点处制作课件——直观感知;2、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制作课件——帮助理解;3、在描写精彩之处制作课件——走近课本;4、在需要激发情感处制作课件——推波助澜;5、在学习表达处制作课件——架设坡度;6、在需要拓展处制作链接——丰富资讯。他为大家具体阐释了这六点在教学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并推及到其它学科中的电子平台的创新运用。最后丁校长强调了电子平台的运用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扎实高效的课堂仍然建立在教师自身的底蕴、教学水平以及深入钻研的基础上,希望在座的教师都能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此次活动充分显示了三灶学校在电子平台创新运用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的精神,为推动“一中集团”学校在电子平台的创新运用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文 朱佳仪 图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