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颤抖寡语并非老年人正常表现 发病率仅1.7%的帕金森误诊率却非常高

2018-4-9 17:54:52发布61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9日报道: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近年来,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然而九成社会大众并不了解帕金森病。东方网记者今天获悉,目前脑起搏器已成为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外科疗法,从今年4月1日起,脑起搏器被正式纳入上海市医保名录。
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坚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帕金森病仍处于就诊不及时、延误诊断率高、治疗率低的现状。事实上,帕金森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7%,中国有近300万帕金森病人,全球约有半数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国。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病变引起分泌的多巴胺减少而导致。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龄越大,患病的风险越高。
王坚表示,由于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如颤抖、走路不稳、动作缓慢僵硬、少言寡语等,往往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从而造成帕金森病患者的就诊率非常低,经常出现漏诊现象,且帕金森病在临床表现上与很多疾病极为相似,不容易辨认,大部分非专科医生无法正确诊断帕金森病,导致疾病误诊率非常高。
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孙伯民教授介绍,帕金森病人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通过药物和脑起搏器手术进行干预,可基本使患者过上趋于正常人的生活。“患者不能等到帕金森病影响到生活质量了才进行治疗,一旦确诊,应该早期开展药物治疗,帮助患者延缓帕金森病症状进展,使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在疾病中晚期就需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能使得患者最大程度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孙伯民教授强调,目前,脑起搏器已成为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外科疗法。
孙伯民说,脑起搏器可以明显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所产生的动作迟缓、肌肉僵直及(或)震颤的症状,也可明显降低服用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当帕金森疾病进展到四年左右,伴随药物疗效的明显下降、药物副作用增大、或有严重的异动症状出现时,是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的最佳时机。据悉,今年4月1日,脑起搏器被正式纳入上海市医保名录。这一民生政策有望让更多深受帕金森病困扰的患者享受脑起搏器手术治疗法带来的生活。
另据了解,为迎接世界帕金森日的到来,首款活力健康操“郁金香活力操“今天下午正式在上海发布,这套健康操旨在倡导更多的中老年人参加健康的体育锻炼,更好地活动身体,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鼓励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通过积极的主动运动对抗疾病。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