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崇明:法律援助入基层便民利民解民忧

2018-4-9 14:31:00发布79次查看

为有效拓宽法律援助社会覆盖面,切实维护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崇明区港沿镇司法所强化职能,优化服务,以“一刻钟”“一公里”“一绿色通道”的三一联动模式不断扩大法律援助服务圈,着力开展法律援助大调研工作,为符合条件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和司法公正。
一是完善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实现“一刻钟”法律援助受理。在村级法律援助联络点的基础上,每个村(居)设立一名法律援助联络员,由村居调解委员会主任担任,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咨询和解答,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帮其代理诉讼。全镇所有居民均能在居住地为半径的一刻钟路程内,找到法律援助机构和工作人员,就近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二是不断延伸法律援助服务触角,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在横向上加强与妇联、信访、社保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工作对接机制;在纵向上依托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站,做到有牌匾标识、有接待场所、有工作记录,并公示法律援助受理范围、申请条件、联系人及电话,因地制宜开展法律援助服务,推进法律援助向居民家庭辐射,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
三是畅通“绿色通道”,让法律援助服务群众更及时。法律援助工作站是建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务长效机制,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即强调优化服务,简化受理审查程序,特别是针对下岗职工、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对申请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案件可以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手续。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后,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渠道更加广泛,确保农民工及时获得法律帮助,努力实现哪里有贫困弱势群体,哪里就有法律援助。
“一刻钟”“一公里”“一绿色通道”的三一联动模式,将法律援助工作方法从“等上门”变为“走下去”,确保群众不出村(居)即可享受到法律服务,困难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懂得运用法律援助来解决涉法问题。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