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东师范大学的积极倡议下,近日,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温州大学等十所长三角地区高校就成立“长三角地区高校书院联盟”达成一致,通过建立常态长效的体制机制,构筑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实施协同发展的行动计划,推动长三角地区高校加强交流、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协同发展,引领高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深化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打造长三角地区高校一体化协同推进立德树人的一项标志性工程。
建立常态长效的体制机制。首批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十所高校为核心,成立长三角地区高校书院联盟,由上海市教委政策法规处、长三角地区教育协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指导,各成员单位本着自愿、平等、合作、发展的原则,共同参与联盟建设、管理与发展。建立统筹推进小组,设立项目办公室开展具体工作,定期召开联盟联席会议,定期检查项目进展,统筹协调、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组建联盟理事会,定期召开联盟年会和理事会会议,设联盟秘书处,负责联盟相关事项的组织协调。
构筑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一是打造人才培养共享平台,推动联盟成员之间书院办学资源的共享,探索共建书院通识课程,促进学生的跨校交流与联合培养;二是打造学生事务协作平台,联合举办跨书院比赛与活动,建立联盟内部学生组织间的常态联系机制等;三是打造学术研究合作平台,开展联盟间学术交流,联合开展现代书院制教育研究,共同开展合作项目;四是打造联盟教师交流平台,积极推动书院导师、管理人员交流互访,开展挂职、联合培训等,分享办学理念和经验。
实施协同发展的行动计划。确定了联盟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召开长三角地区高校书院联盟筹备会暨协作机制探索专题研讨会,形成《长三角地区高校书院联盟工作备忘录》,研究制定并发布《长三角地区高校书院联盟章程》;设立联盟协同发展行动“子项目”,加大联盟书院间调研互访的频度、广度和深度,建设联盟共享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举办“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论坛”,联合开展书院征文、摄影、标识设计等比赛,实施联盟成员寒暑期联合社会实践行动。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探索书院制人才培养。现代高校书院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强调健全人格的塑造。其核心建设的社区制、导师制和通识教育,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全员全人培养的全过程,对内能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对外能呼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成效显著,业已成为当前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和推进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