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区是一块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土地。
古代上海地区河渠密布。在上海方言中,一般称南北向的为浦、港、泾,东西向的为浜、河、塘。黄浦江古称“黄浦”,相传由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疏掘,又称“黄歇浦”或“春申浦”,“申”由此成为上海的代称。
春申君黄歇像
黄歇(?~前238),楚国公室大臣,任相国25年,号春申君,战国四君子之一,曾受封于吴地。但根据地质考证,当时海岸线在南桥(奉贤)、莘庄、嘉定一线,上海城区和黄浦江主干水道尚未成陆,被称为“海之上洋”。黄歇绝不可能在海底挖掘一条河。据《越绝书》,黄歇在吴地兴修水利、治理河道,造福一方,深得民心,“黄歇筑浦”的故事虽然不真实,却反映了百姓对他的怀念之情。
探究黄浦的前身,要从东江说起。《尚书·禹贡》载:“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是太湖的古称,三江即当时太湖流域的三条大江——松江(吴淞江)、娄江、东江。黄浦属于东江水系,初期“阔仅一矢之力”(即宽度只有一箭的射程,约70米),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道。唐代,东江湮塞,浙西许多河港“皆屈流入黄浦”。宋以来,黄浦水势渐增,称“大黄浦”,河流西连泖河通薛淀湖(今淀山湖),向北连接上海浦通往吴淞江。元代,黄浦愈益宽阔,侵吞了上海浦,在黄浦口(今虹口区嘉兴路桥附近)注入吴淞江。元代文人张之瀚诗云:“黄浦春风正怒号,扁舟一叶渡惊涛”,说明黄浦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
明初,吴淞江下游淤塞,太湖漫溢,洪水肆虐,百姓流离失所。这时一位堪称“大禹”的人来到江南,他就是夏原吉。
夏原吉像
夏原吉(1366~1430),湖南湘阴人,曾为户部主事,后升至户部尚书。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委派夏原吉为钦差大臣,赴江南治理水患。夏原吉到任后察看灾情、勘测河道,并向地方人士征求治水方案。
古上海镇市舶司图中范家浜和黄浦
上海县学人叶宗行建议疏浚上海城东北范家浜(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南接大黄浦,北连南跄浦入海。经过实地勘察,反复论证, 夏原吉认为可行。夏原吉征集10万民工先疏浚吴淞江上游众支流,减轻下游负压。时值盛夏,夏原吉身穿布衣,日夜在工地奔波筹划。侍从为他张伞遮阳。他说:“民众辛劳,我岂能独自安适。”
直驶上海东门外。
夏原吉整治黄浦示意图,上图整治前,下图整治后
次年,夏原吉又率20万民工开掘大黄浦、范家浜共1.2万丈,形成了由大黄浦、范家浜、南跄浦组成的新河道,史称“江浦合流”。清代有《竹枝词》描述:“陆家嘴北范家浜,明夏尚书浚阔长。今日试寻浜旧迹,中央一片浦汪洋。”工程竣工后,水流加速,泥沙不易淤积,河道畅通,沿海商船可从黄浦以后又经过多次疏浚治理,加上水流冲刷,黄浦拓展为烟波浩渺的大河,逐渐取代吴淞江成为太湖泄水干流和上海水上动脉,于是又有了“黄浦夺淞”之说。而吴淞江从此波澜不兴,以后河道南移,经宋家浜在陆家嘴与黄浦江汇合,沦为一条支流,因通往苏州,又称为“苏州河”。
黄浦江中的沙船
清康熙开放“海禁”以后,上海依托襟海带江的地理优势,沙船业再度兴旺,港口经济飞速发展。“迢迢申浦,商贾云集,海艘大小以万计”,上海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的贸易枢纽。至清代中期,十六铺至董家渡沿江地区街巷纵横,店铺栉比,人烟浩穰,舟车辐射,呈现“一城烟火半东南”的繁华景象,上海也由此获得“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誉。清嘉庆《松江府志》称,“一郡之要害在上海,上海之要害在黄浦。”可见黄浦在上海及江南举足轻重的地位。
嘉庆《松江府志》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上海县城东北、黄浦西侧开辟租界。西方人也许不明白“浦”字的真正含义。1851年法国人绘制的上海县城及租界形势图和1855年英国人绘制的租界规划图,分别将黄浦标注为 “hwang poo river”和“river wang poo” 。黄浦加上“river”,久而久之成了“黄浦江”。此时以黄浦的规模、作用和影响也确实配得上称为“江”了。
清代上海区划地图上黄浦和上海县城
相对于黄浦江,黄浦区的名称出现晚得多。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市分设30个区,第一区为黄浦区,“黄浦”首次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当时面积仅1.36平方公里。1956年3月,黄浦、老闸两区合并,沿用“黄浦”名称。以后区境域多次变化,一度包括浦东部分地区,面积达21.07平方公里。1993年浦东部分划归浦东新区,区域面积仅剩4.16平方公里。2000年7月,黄浦、南市撤二建一,面积为12.49平方公里,黄浦区增添了老城厢传统文化的底蕴。2011年6月,黄浦、卢湾两区牵手,又诞生一个新的黄浦区,面积达到20.51平方公里,为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推进沿江黄金岸线的统一规划和开发,迈出了一大步。
上世纪50年代的黄浦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9月27日,紫金山天文台把一颗1964年发现的国编3502号小行星命名为“黄浦星”。黄浦星直径约32公里,绕太阳一周5.529年,是第一颗用我国建制区命名的小行星。黄浦不仅名播海内外,而且遨游浩瀚太空了。
本世纪初外滩和黄浦江景色
黄浦,古老而生机无限,厚重又灵动飞扬。它见证了上海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千年沧桑,体现了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日新月异的巨大变革中,黄浦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