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清明,也是清明小长假首日,五洲大道、长江隧桥一早的拥堵已经不能用“番茄炒蛋”的红黄色来形容了,干脆堵成了紫色!
那么,为什么五洲大道、长江隧桥会那么堵呢?
首先,还是车流量太大。据交警部门统计,4日,长江隧道的车流量比平常增加了22%,今天早晨的车流量更是比平时暴增了76%。
为了避开拥堵,市民黄先生特地选择了早晨5点钟出发前往崇明,本以为可以避开拥堵,没想到一打开导航地图,已经是红色了。
“沿郊环线行至高东收费站时,车流非常缓慢。”黄先生说,这时他发现五洲大道往收费站的口子,有一辆车冒气了浓烟,“像是有车辆自燃了”。
考虑到行车安全,交警对五洲大道方向的车流进行了管控,并展开紧急处置。
“因为管控,五洲大道方向的车流少了,我们郊环线的车流量反倒捡了个皮夹子,过收费站的速度比原来要快一些了。”黄先生说,进入隧桥后,道路相对畅通,差不多在早晨7点左右离开长江大桥,抵达崇明。
只是,五洲大道往崇明方向的车流此时依然堵在路上。黄先生的一个朋友刚好就堵在五洲大道上,“他4点多就出发了,我7点钟下了大桥,他还没进收费站”。
对于清明假期长江隧桥的拥堵,有网友开玩笑说,“你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但你跨不过长江”……
那么,今天早晨的车流量为何会突然暴增76%呢?
据浦东交警支队一位一线交警介绍,今年清明小长假,苏通大桥每日早上6时至晚上20时禁止大货车通行。据预测,上海长江隧桥、崇启大桥(g40沪陕高速)仅大货车日均将增加2500辆次至5200辆次,约为去年同期的3至5倍。
在车流量增加的同时,事故发生的几率必然跟着提升。
这位一线执勤交警说,外环8条车道、g1501以及五洲大道8条车道,总计16条车道的流量集中前往长江隧道的3条车道,也就是16:3,拥堵是必然的,如果车主不能保持安全车距,争抢车道的话,碰擦事故必然高发。
碰擦事故一旦发生,必然占据本就紧张的车道,原本16:3的喇叭口,瞬间就变成了16:2,甚至16:1……
他特别提醒,长江隧道入口是事故高发区,因为这里是大下坡,不是平路!而且,因为隧道比较黑暗,驾驶员的眼睛不一定能马上适用,一定要提前打开近光灯,务必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随时准备刹车,遇险情应及时点刹示意,防止后车追尾。但问题是,很多车辆进入长江隧道后,都没有按要求打开近光灯,车距又很近,造成事故频发。
除了5点多的车辆自燃事故外,7:20,往崇明方向,长江隧道进口500米又发生了一起事故,令原本就很拥堵的道路雪上加霜。
这位交警说,为了排堵保畅,他和很多同事一夜未睡,一直坚守到现在!从他本人的角度而言,他建议广大市民,长假时应该尽量避开五洲大道和长江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