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新城近30平方公里“郊野单元”完成规划公示,将打造城市“生态绿肺”
2018-4-5 5:36:07发布80次查看
嘉定又一个“生态绿肺”
规划出炉
近日,嘉定新城(马陆镇)
郊野单元规划
通过专家评审并完成规划公示。
到2035年,
郊野单元27.59平方公里区域内,
千亩苗木基地、母亲河文化公园、
梅华池公园、蕰藻浜片林等
众多生态项目将逐一亮相,
嘉定新城郊野单元区域内
整体森林覆盖率将提升至20%。
“嘉定新城(马陆镇)总用地面积为56.96平方公里,此次规划范围为马陆镇城市开发边界外区域,涉及大裕村、大宏村、戬浜村、陈村村、李家村、北管村、包桥村、立新村8个村庄。”
嘉定新城公司副总设计师、
规划部主任刘翅介绍:
该规划是根据嘉定新城(马陆镇)
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
按照城乡总体规划
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对城市开发边界外的
各类用地规模、功能结构布局
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
进行的统筹布局与安排。
粉红线右侧为规划部分
城市的
“生态绿肺”
与嘉定新城核心区功能定位不同,
郊野单元的目标就是
要成为城市的“生态绿肺”。
其中,最关键的一步
是要清除“肺”里的杂质。
规划范围内还存在“三高”沿线建设用地、
低效污染的企业用地等现象,
根据规划,这些用地将逐步减量,
腾出来的土地将用于
农户搬迁安置、村庄公共基础设施
及部分商业服务设施建设。
“虽然这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但在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仍需改善、产业亟需转型等大背景下,不得不有所取舍。”
嘉定新城东区
将成为园区转型发展先行区,
重点发展高端设计、大健康、
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等产业,
加快从传统工业区向城市功能区的转变,
进而构建城市综合性产业社区新模式。
还要为“绿肺”增加新的活力。
“除了建造公园、林地、生态廊道之外,我们还要让居住在里面的村民更有获得感、满足感。比如,我们为规划范围内的所有村庄配备为民餐厅、村委会、活动中心、托老所、警务所等基础设施。”
8个村所有的基础设施已经排摸梳理完毕,
哪个村缺哪些设施一目了然。
目前,拾遗补缺工作正在进行中,
这也是规划蓝图中先行先试的一步。
让“绿肺”更为精致。
陆朱根在大裕村生活了六十多年,
靠种葡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吾伲不想拆迁,只要周围环境好。”
大裕村是马陆葡萄的发源地,
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葡萄,
收入普遍可观。
“只要环境好了,房价也会增值的。”
村民的这些想法,规划里也有体现,
而且想得更远。
马陆葡萄艺术村、
嘉源海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
引入高质量文化品牌项目,
进一步发展形成具有马陆特色的
都市农业旅游,
不仅让环境变得更美,
还要有“品味”、有“档次”,
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
让葡萄村更富有艺术气息。
嘉定始终围绕“生态环境”做文章,
提出打造“美丽嘉定”、
建设“嘉北生态涵养区”、
实现“生态精秀怡人”等目标。
嘉定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嘉定新城(马陆镇)郊野单元规划的出炉,
正是嘉定发展思路及理念的体现,
将努力打造一座嘉定新城“城市后花园”。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