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与文化同行:徐教院附中党团员参观上海观复博物馆
2018-4-3 0:00:00发布71次查看
3月30日下午,徐教院附中党团员一行40余人来到位于上海中心大厦37层的观复博物馆参观学习,欣赏古代瓷器、金器、造像、木器等精妙之作,体验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神奇之旅。
讲解员的引导下,老师们首先观赏了上承五代,下启金元,代表宋代陶瓷主要面貌的瓷器馆,中国陶瓷美学高峰在此时形成,令后世无法企及。品类繁多、器型多样的宋瓷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的艺术魅力打动着每一个附中老师。展品既有反映皇家气派的哥、官、钧、定窑口烧制的贡瓷,也有体现百姓喜乐的磁州、耀州窑口烧制的民间瓷品。工匠们用刻、划、剔、画和雕塑等不同技法,在器物上把纹样的神情意态与胎体的方圆长短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审美与实用的统一整体,令人赞叹不已。
老师们来到东西馆时,一下子被明清时期华美的外销瓷惊艳到了。瓷器上的装饰图案尽显“画必有意,意必吉祥”特点,传统花卉纹饰、山水楼阁纹饰、耕樵渔读纹饰等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中国文化启迪西方的过程中起到过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展品中大量的是欧洲订制瓷器,其烧制和装饰水平在外销瓷中都属于上等,中国文化元素与巴洛克、洛可可纹饰同时出现在一个瓷器上,展现了外销瓷创新多变、东西融合的时代特征。
金器馆的展品来自中国和周边民族与国度,以黄金器皿、摆件、饰品为主,冠梳、钗簪等成套的头面首饰精美绝伦、巧夺天工,龙凤、牡丹、蝴蝶、神兽等造型和纹样,表现了丰盈和谐的情致。造像馆中南北朝及唐宋时期汉传佛教造像,明清时期汉藏佛教造像,展现了南北朝清羸飘逸、隋唐典雅端庄、宋代朴实自然、明清浅显媚俗的艺术风格。
最后,老师们来到了临展馆,本期临展的是古代文房用品,笔筒、笔架、笔洗、笔盒、水丞、镇尺、墨床、棋盘、官皮箱等一应俱全,最稀有的当属北宋汝窑碟,总算亲眼见到汝窑真品了,哥窑葵形洗和官窑小瓶环映其间,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齐聚的盛况,让老师们兴奋不已。
虽然脚步匆匆,但本次“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参观活动,从一个侧面开启了附中老师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新认知。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崇敬和热爱,这是学校组织本次参观活动的意义所在。技术与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中国瓷器,曾经深刻的影响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借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的“一带一路”,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何其伟大的创举。老师们深切感到,作为教育人,要坚持文化自信,保持足够的文化自觉,在文化使命上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上坚定学生的文化信心。
(责编:何艳婷;责审:刘长琨)
徐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