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三项目获市级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奖
2018-4-3 9:38:13发布67次查看
近日,由普陀区报送的“红旗村整治”、“同心家园”、“长寿社会组织联合会”三个项目,在“2017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十大创新实践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得一个最佳案例奖和两个优秀案例奖的优异成绩。
本次评选活动,旨在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上海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实践经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社会工作党委的指导下,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等多家单位联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
红旗村“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评本次评选的最佳案例奖。红旗村曾是本市中心城区内规模最大、矛盾最集中、问题最典型的“城中村”。改造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探索实践出了“大包围”全面管控模式,实现安全、信访零事故。2016年,该地块土地拆平率98%,实现基本拆平目标。其中集体土地上的村民签约率100%,是本市近年来的最高数字,亦属全国前列。该项目提前半年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疏导分流近6万人,优化了区域人口结构,改善了周边道路交通情况及城市的安全运行。
获得优秀案例奖的“同心家园”建设项目,是近年来普陀区委、区政府为解决居民居住密集度增大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而实施的社会治理工程。本区以该项目为牵引,统筹地方社会治理资源,通过补短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最大限度提升治理队伍能级水平,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居民区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1+2+2+x”党建新体制,形成自下而上的评价机制。“同心圆梦”项目增强了居民的认同度,扩大了居民的参与度,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
“长寿社会组织联合会”项目,同时获得优秀案例奖。长寿路街道在2016年6月正式成立“长寿社会组织联合会”,成为全市首家街道层面社会组织联合会,同年12月成立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总支。联合会通过“党建引领、会员纽带、同类负责”的特点实现组织覆盖与活动吸引,专辟场地成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使有形场地成为社会组织的聚合体,使原本分散、弱小的各类社会组织找到了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联合会党总支作为区域内社会组织的行业性枢纽,以组织联动,凝聚力量的方式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