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沪上城镇圈、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是啥关系?

2018-4-2 9:24:41发布58次查看

近期,记者走访了包括9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在内的上海一批小城镇,采访了地区干部及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问题开展调研。
  嘉定区安亭镇
  “城镇圈”是上海新一轮城市总规中提出的新概念,“特色小镇”是国家相关部门这几年打造的城镇建设品牌。相关专家和基层干部普遍认为,上海特色小城镇建设应该融入上海城镇圈的发展,并且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城镇圈、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上海2035总规”指出,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其中“多圈”指的就是城镇圈,这是郊区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相关规划人士认为,首提城镇圈是为了解决城乡融合问题。以往公共资源主要按照行政建制配置,容易造成不均衡,如果按照城镇圈统筹公共资源配置和交通体系,就可以避免不均衡。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特色小城镇”者是拥有几十平方公里以上土地和一定人口经济规模、特色产业鲜明的行政建制镇。
  《意见》明确,各地区可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循序渐进发展“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特色小镇;依托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培育发展卫星城,依托有特色资源的重点镇培育发展专业特色小城镇。
  上海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建设,如何融入上海城镇圈建设?相关人士建议,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在城镇圈中应该扮演好“蜡烛芯”、“过渡带”、“协同区”的角色,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上举行。
  “蜡烛芯”:发挥示范作用,“火源”发散照亮周边
  安亭镇重大工程实事办公室主任崔亚飞认为,特色小城镇建设是地区发展的契机,包括产业、人口、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源向特色小城镇集聚,让特色小城镇成为整片区域的城镇化标杆,然后再向外辐射。
  “蜡烛芯”不宜过大。特色小城镇建设不是面面俱到“摊大饼”式的,而是以点带面,由“火源”发散光芒照亮周边,形成燎原之势。
  能否在行政建制的特色小城镇范围内,重点规划一块区域作为特色小镇?安亭镇规划了“汽车未来”小镇,辐射范围包括汽车城核心区和安亭新镇,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范围5平方公里,力争成为嘉定建设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安亭镇希望,这个“汽车未来”小镇将来能够成为“蜡烛芯”的最亮点,具有试验性、示范性。
  在嘉定区安亭镇上海汽车博览公园举行的上海汽车文化节。
  “过渡带”: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和服务中心
  按照“上海2035总规”的思路,每个城镇圈都有“圈中心”(如新城区)和“圈外围”(如行政村、自然村),但圈和圈之间乃至城乡之间,是需要过渡带的。专家和不少基层干部认为,特色小城镇应承担这样的过渡职能。一方面,小城镇可以承接大城市的非核心功能疏解,另一方面,乡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享受各类公共服务。枫泾镇党委书记张斌认为,特色小城镇是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一座“中转码头”,可以补上城镇体系缺乏过渡的短板。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朱建江认为,建制乡镇和非建制集镇是乡村的区域经济中心和服务中心,部分可以作为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来创建。要增加这些小城镇的二三产业功能,同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配套也亟待跟上。
  专家建议,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要与其所在城镇圈的属性、规划有更高契合度。处于“综合发展型”城镇圈的特色小城镇,应注重区域性特色产业的形成;属于“生态主导型”城镇圈的,规划方案应着重体现城乡服务、生态保育、休闲游憩功能。
  “协同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上海很多空间资源统筹需要和周边地区一起考量,交通体系建设、水系保护等,需要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来达成预期目标。
  比如,“上海2035总规”将淀山湖地区列入四大战略协同区之一,朱家角的水乡风貌必须和江苏、浙江联动共治,建立上下游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等。
  上海一些特色小城镇如能对接好长三角,成为长三角城镇圈的“协同区”,就能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局面。比如,安亭镇希望打造以安亭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青浦、虹桥、昆山、苏州、太仓等地)、一小时经济圈(松江、常熟、张家港、无锡、嘉兴等地),不断扩大汽车产业“朋友圈”,着力解决嘉定、安亭地区“有项目没资源”的问题,立足长三角一体化格局实现汽车产业的集聚发展。
  崇明的一隅植物民宿。
  再如,根据崇明区规划,崇明将形成5大城镇圈,包括城桥、长兴这两个综合发展型城镇圈以及东滩(陈家镇)、西沙(三星)、东平这三个生态主导型城镇圈。其中,东平生态主导型城镇圈是由东平中心镇与海门海永、启东启隆共建的跨行政区城镇圈,打破了行政区划限制,将从目标、规模、生态等方面引导协同发展。
  专家建议,邻近上海市域边界城镇圈中的特色小城镇,应和相关区域建立跨行政区协调机制;促进规划共同研究编制,加强基础设施对接,实现功能布局融合。
  特色小城镇的创建,为上海经济聚合各类高端要素、通过长三角联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专家指出,上海是世界级窗口,高端制造企业、金融企业、研发总部、品牌设计等企业集聚,瞄准上海产业外溢,特色小城镇也是企业总部基地的选择,可与昆山、嘉兴等联动,聚焦高端产业,发展优势主导特色产业,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集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