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率先出台教育、医疗、养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3-30 10:17:55发布58次查看
今年,围绕“共建美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的主题,长宁在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两大战略的同时,把实施民生领域“优质+均衡”发展计划作为重中之重。3月29日召开的2018年长宁区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聚焦快乐教育、健康医疗、幸福养老,发布了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的三个“优质+均衡”发展计划,明确了相关整体布局、具体项目、实施路径和经费保障。
让长宁学生快乐学习
《长宁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指出,2018至2020年间,长宁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向不同教育主体提供服务的智慧型数据库。同时构建区域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读懂学生需求;试点应用“课堂魔镜”系统,读懂学生表情;建立在线学能评估系统,读懂学生学能。
未来3年,长宁将继续探索区校合作办学,目前正在推进与华东师大的合作,建设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探索大学引领下的幼小初高集团化新型办学体制。“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也将继续完善,集团内各学校将共建共享优质课程,教师走教学生走学,确保优质资源不稀释,学校个性特征不淡化。
为长宁居民提供优质医疗
《长宁区医疗卫生计生“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显示,未来几年,长宁各大医院将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仁医院将初步建成长宁区域医疗中心,建成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专科领域影响力;天山中医医院初步建设成为长宁区域康复诊疗中心和“治未病”健康诊疗中心;区妇幼保健院(所)开展与华东师范大学全方位合作以建设成附属医院,并建成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打造长宁区儿童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和围产保健中心;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全面提升医教研综合能级,开展与华东师范大学全方位合作以建设成附属医院,打造若干市级领先的精神卫生专科。
使长宁老人幸福养老
《长宁区养老“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显示,到 2020年,长宁将形成与国际精品城区目标相匹配、与长宁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相适应的现代老龄事业发展体系。
其中,养老设施布局更加优化,养老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供给更加精准高效。三年内,机构养老床位将新增1100余张,达户籍老年人口3%;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长者照护之家实现各街镇全覆盖,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达 37家;加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设,2020 年实现各居委会全覆盖;老年护理床位3年内计划新增1964张,达户籍老年人口的 1.5%;家庭医生“1+1+1”签约老年人有效服务率达70%;有一定规模(15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实现内设医疗机构全覆盖;三年内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室适老性改造 300户;完成高龄独居老人安装烟感报警装置 5000户;“银发无忧”保险覆盖全区所有老年人;户籍人口预期寿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岁以上。(相关报道详见5版)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