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共享 共同成长——政立路小学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举行
2018-3-29 0:00:00发布68次查看
学校教研活动新颖的方式和真正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之间,其实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许多学校曾经就开展过形式多样的“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这样的教学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教学中不同方式的教学效果,更方便大家关注学生本身的差异性,是真正有效的教研团队活动。
这个月,政立路小学二年级组推选张艳红老师和金燕老师,也采用“同课异构”的模式,选用同一教学内容——《美丽的西双版纳》第1至3自然段进行教学。其实,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本本身条理非常清晰,结构也很相似。这就给两位老师的异构制造了较大的困难。
两位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离不开字词学,张艳红老师采取一部分集中识字、一部分分散识字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金燕老师则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分析交流,这样的变化同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两位老师结合自身的特点,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她们对文本的教学侧重选定了不同的落脚点。张艳红老师对课文的学习,重点放在第三自然段,通过学习“扁担藤、海宇叶”的内容,总结出句式“什么时候,这里有什么,可以怎么样”。接着让学生充当小导游,以第2自然段中简单介绍的“会吃蚊虫的花、会跳舞的草”为例,运用句式,进行口头训练,用说一说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金燕老师则利用班中有学生亲自去过“西双版纳”的便利,将教学重点落在第二自然段,通过学生的亲身讲解,从而直观地理解“耸立云霄、见血封喉”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习操练“怎么样的什么”句式。
两堂课,两位老师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同时,也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达到团队共同进步的目的。
杨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