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1285个"家门口"服务站将全面提升文化能级
2018-3-29 19:20:12发布55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3月29日报道:今天,曹路镇居民陈素君在中虹居委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参加了《如意教你学越剧》,这是一档集合了越剧服饰展陈、化妆、演唱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服务,陈素君兴奋地拿起手机,展示了早上教学的视频以及朋友圈上百的点赞。
中虹居委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只是浦东1285个“家门口”服务站之一。今年,浦东将以市政府年度实事项目为契机,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打通“最后一公里”,探索新空间、新内容、新主体、新手段,彰显浦东特色品牌,将高品质文化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年内,浦东将提升辖区内1285个“家门口”服务站的文化能级,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基层的布局科学合理、设施设备齐全、基本功能完备、获得群众美誉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局副局长孙毓介绍,浦东将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配送能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供给能级、提升载体空间服务能级、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能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融合能级五大举措提升四级网络全覆盖。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将进一步下沉。孙毓说:“比如唐镇将四级网络有效延伸至楼宇、商场、公园。周浦、三林、花木做实‘镇管社区’3.5级文化设施,增强面向村居的辐射。”
此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增量配送。2018年浦东将安排区级配送文艺演出800场、文艺辅导4000课时、艺术培训导赏1500场、公益电影15000场。整合优质团队组建“文艺轻骑兵”,以小分队形式下村居服务,有效覆盖全区“家门口”服务站。导入东方歌舞团等国家院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沪剧院等市级院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等优秀资源汇聚浦东,为群众呈现高水准文化产品。
同时,浦东将进一步做优做强“文采会”供需对接平台,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家门口”文化服务,参与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场馆建设、设施运营、服务供给、内容配送。积极引导和规范各类专业机构、民营院团、民营美术馆博物馆、社会组织、文化企业参与“家门口”文化服务,满足百姓多元多样需求。区镇联手,积极扶持全区6000余支基层业余文化团队,提升团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水平,促进基层自治共治。塘桥、书院、宣桥等街镇扶持特色的“文化睦邻点”,打造百姓自建自管的4.5级服务阵地。
空间布局将进一步优化。浦东积极鼓励村居借助空间整合契机,通过压缩办公空间等方式,“走读式”办公等机制,把更多的空间让渡给群众,让群众的活动空间更多一点。引导村居优化载体功能,打造多功能文化设施。结合“缤纷社区”“美丽乡村”等项目,扩大潍坊、洋泾、惠南等一批社区文化中心升级改造后的功能辐射效应,推进村居文化空间由单一型向多功能转化,实现原有活动空间功能最大化,让群众身边的活动空间更好一点。打造特色文化空间。区、街镇联手对传统型村居文化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等进行创新性改造,打造一批示范型、引领型的村居文化活动空间,共同推进“城市书房”等特色文化设施建设。
“我们已经改造升级唐镇丰苑居委、曹路镇中虹居委、大团镇赵桥村等文化设施,同时,陆家嘴、张江、南汇新城也正在打造‘城市书房’特色空间。”孙毓说。
依托“文化上海云”“文化浦东云”等平台,对接市、区群艺馆、图书馆等服务资源,整合公共文化资源,统一提供“一站式”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指导基层提升现有信息化平台服务功能。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