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杨浦优秀党员:"救助工作 是我无悔的事业"
2018-3-29 10:00:53发布59次查看
3月24日凌晨2时08分,杨浦区优秀共产党员、区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李福强因病去世,终年51岁。
3月28日下午2点,李福强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宝兴殡仪馆举行,灵柩覆盖党旗。社会各界人士送别李福强同志。一个个花圈、一副副挽联,寄托了大家无尽的哀思。哀乐响起,参与告别仪式的人们肃立默哀,一一向李福强同志鞠躬献花,作最后告别。
李福强,这位有着高大身躯,始终平易待人的救助管理站站长,消失在区救助站,也消失在杨浦的街道、小巷、桥洞……而他留下的,是寒冬酷暑里一次次为城市流浪者送上温暖和清凉的身影,是一个个困境儿童心中可敬可靠的“站长爸爸”,是24年如一日对救助工作执着与坚守的情怀。
把救助工作当成家里事
3月24日一早,区救助站社工李晖一打开微信,就看到了李站长去世的消息,在去往单位值班的公交车上,她哭了一路。
“太快太突然了!”在李晖和同事们眼里,李站长一直很乐观,即使生病以后,精神状态也都还不错,“没有人想到会这么快,站长的离开让我们有点猝不及防,一时之间很难接受这个现实。”李晖难过地说。
去年清明节过后,李福强感到身体不适,当时诊断为肺炎。6月初,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晚期。医生告诉他,随时可能倒下。区民政局领导劝李福强以治疗和休养为主,但他却一边化疗、放疗,一边上班,常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去住院化疗,周一又回来工作。
去年11月底,上海遭遇寒潮天气,李福强还亲自带队在翔殷路隧道、殷行路包头路等常规露宿点巡逻。有一天深夜,站里接到热线电话,在长阳路大连路路口,有一位流浪人员露宿在地铁口。巡逻队马上赶到现场,那是一位中年妇女,不会说普通话。李福强做了很长时间工作,劝说她进站避寒,但她都不愿起身,李福强只好给她留下棉被,回到站里已经深夜12点。之后,站里每天都去看她,一边劝说,一边打听她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总算将其送上了回家的火车。
有一回,救助站的巡逻工作原本定在周四,李福强给李晖发了条微信:“工作改到周三吧,我周四要住院。”“当时看到这条微信,真的非常心疼。”李晖回忆道,李站长自己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还一心牵挂着站里的工作。
“24年的救助工作锻造了我坚强的意志品格,培育了我深厚的民政情怀,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取向,今后,我要把救助工作当做我的家里事,把救助对象当成家里人……”在今年2月28日召开的“向李福强同志学习活动”座谈会上,李福强这样说道。
坚守岗位直到生命最后时刻
生病期间,李福强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变化。但细心的同事发现,有时向李站长汇报工作,他的记忆力开始下降,脸色看上去也不好。今年2月,在区里举行的李福强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前几天,同事一如往常拿来小三字体文件,李福强的眼睛已经开始看不清楚,需要把字体调大。
“不管什么味,他吃起来都是甜的。”副站长居家定回忆说。治疗期间,化疗和放疗对李福强的食道造成灼伤,他吃不下饭,食堂阿姨就给他打米糊,他第一次吃觉得还可以,但是第二次也还是吃不下。
“说来说去都是工作,救助站就像他的家,就跟他的孩子一样。”在李福强妻子眼里,他就是个“工作狂”,无论在家里,还是病房,他都割舍不下工作。
很多人问过李福强,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坚持?他说:“每个人的困境,都是因自身不同的生活境遇而造成的,我们这座城市之所以有温度,是因为我们不放弃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这个社会应该为每一个弱势群体提供托底保障。而在这些寒冷的深夜,救助站就是他们最后的保障。”
最后的日子,李福强一直住院,但站里有很多材料需要他签字。财务科的卢蓓就经常拿着材料去医院给他签字,“周二去看他,精神还可以,但到了周四,仅两天,他就瘦了一大圈,气色也差了。”
李福强去世后,有同事去了他的家,“听站长的妻子说,就在去世的前一天,值班护士拿来一张纸,站长以为又是工作上的事,迷迷糊糊中还要找笔签字。”
放不下的牵挂
“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想明白、做扎实,比如,如何进一步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体系?”李站长这样说道。在24年的救助工作中,困境儿童问题是他倾注最多心血的部分。
从2011年开始,区救助站坚持每年为在册的困境儿童举行一次夏令营和冬令营。今年1月31日,救助站组织17个孩子去了崇明,李福强还参加了孩子们的厨艺大比拼活动。
病床上的李福强,最放心不下站里的两个孩子——小樑和小周。小樑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失踪,没有户口,寄养家庭也无法继续照料,于前年来到了救助站。经过李福强和站里社工多方奔走,小樑的户口解决了,她还于去年考上了区重点中学。小周的父亲因为强制戒毒,家中无人照管,他平时住校,周末就由工作人员接回救助站。
因为答应过小樑要带她出国玩一次,今年春节前,李福强还让同事去帮忙打听给小樑办护照的事,但因为小樑还不满16周岁,办理护照需要监护人签字,所以想等几个月后再办。最终,李福强没有等到这个心愿的实现。
3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李福强生前办公室,看到里面简单地摆着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柜。办公桌上除了工作文件和材料,还放着一瓶没吃完的药和一片暖宝宝。
“救助工作,是我无悔一生坚守的事业。”今年2月初,李站长在他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结尾留下这样一句话。而这句承诺,他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