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路人)
在老旧小区,人们经常能看到从3、4楼的窗口伸出一根“肚肠子”,接在停于楼下的电瓶车上,有碍观瞻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这样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自凉城新村街道秀苑居民区试点改造非机动车停车库以来,小区里的电动车车主都感到方便了不少。近日,该街道的凉城路539弄16号车库和33号车库竣工投用,“秀苑”模式得到推广。
凉城新村街道70%以上是老旧小区。由于当年建造时,没有考虑到现时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因而非机动车车库仅有停放自行车的功能。仅秀苑小区居民就有500余辆电动自行车,为此,居民们多次提出诉求,希望能对现有的小区非机动车车库进行升级改造。街道有关部门和相关居委会、物业企业、业委会通过调研,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启动了非机动车车库升级改造计划。
记者在改造后的凉城路539弄16号车库和33号车库看到,车库内分为三种区域:自行车停放点、燃气自行车停放点和电动自行车停放点,并分别标色。电动自行车停放点安装了若干个有自动跳闸功能的充电装置,居民只要投入1元钱就能充4个小时,时间一到就会自动切断电源。同时,车库安装了24小时监控和烟雾报警装置,增加了消防泵和自动喷淋设施。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车库里设有投币、刷卡和微信支付三种付费设备,以方便停车充电者。”
改造后的车库取消了原先实行的专人看守制,使用刷卡门禁系统,“原先专人看守时,聘用的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一家老少吃住都在车库里,很不安全。现在实行刷卡门禁系统,无人看守,还取消了居民每月停车管理费,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凉城新村街道秀苑居民区负责人任志峰说。
据悉,凉城新村街道桂苑小区、博学楼、凉城路539弄31号、32号非机动车库升级改造也将在近期竣工,广灵四路572弄20号、凉城路465弄17号等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库升级改造近期有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