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邢蓓琳)3月14日上午,静安区召开2018年民政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17年区民政工作,部署2018年工作任务。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燮出席会议并对做好2018年民政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会上,团区委、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静安寺街道、凯成公司和上海众谷公益青年发展中心分别从青少年救助帮扶社会化体系建设、创新开展双拥工作、完善社区自治模式、打造区域综合养老服务平台以及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明确,2018年,静安民政工作将聚焦解决民政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创新社区治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继续深入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稳步有序做好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持续推进居委会标准化建设,推行居委会“全岗通”工作模式,探索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二是深化社会养老体系,提升服务管理能级。完成一批为老实事项目,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实施“老吾老—家庭照护能力提升计划”,推广“悬空老人”爬楼机服务项目。三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积极探索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的有效途径,继续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进一步加强慈善超市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将慈善超市打造成为扶贫济困、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的平台,坚持社会化方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慈善超市运作模式。四是完善双拥共建机制,夯实优抚安置根基。全面做好双拥模范城创建迎评准备工作。推进“双拥(优抚)之家”建设,切实提高退役安置工作水平。五是提升登记管理水平,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六是优化专项社会事务,打造优质服务窗口。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7年,静安民政工作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突出加强基层社区治理、优化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基础民生保障等重点,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亮点频现,并取得明显成效。创新推出社区分析工具,实现社区精准服务、居委会标准化项目荣获第三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健全区、街镇两级联动和条块协同的培训体系,首推“约课”模式,开展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12类27项4732人次,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社区为老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全年新增15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长者照护之家5家、新建改建16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和助老服务站。推广为老服务“一卡通”应用,探索“互联网+”社区养老服务新式。推进医养结合,新增5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拓展慈善实践,合力打造创新型o2o慈善超市;推动“关爱功臣”项目纵深发展,双拥优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优化登记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婚姻管理服务等社会事务建设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