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巡回法庭 金旻矣 摄
健身房一夜关门,消费者维权艰难,但有了“巡回法庭”的助力后,免去了奔波之苦。昨天下午,长宁区“消费纠纷巡回法庭”在长宁区消保委开庭审理了一起预付卡维权纠纷。当天立案、当天开庭、当天判决,为消费维权和维护市场秩序注入强大动力。
下午2时,巡回法庭在长宁区消保委的办公室内庄严开庭。原告向法官陈述称,2017年4月5日,自己在上海亚领体育健身有限公司位于遵义路的健身房办了为期3年的健身卡。谁料,2017年12月25日,她获知该店突然结业,等赶到店里时,已经发现没人了。“对方说可以办理转卡业务,但提供的店地址太远,平时过去不方便。我想退款,但对方说不行。”原告表示,“我要求退还剩余健身费共2813元。”随后,被告委托代理人也进行了答辩。
最终,“巡回法庭”下午开庭审理的两起案件中,一起当庭判决支持消费者退卡诉求,一起庭外和解,消费者撤诉。“没想到投诉到消保委的效率这么高。”审理结束后,消费者由衷地说。
“按常规流程,消费者要先来消保委投诉,由我们调解。如果调解无果,消费者再去法院立案,法院择期开庭。对消费者来说,至少要跑三四次。而这起案件中,消费者电话投诉后,直接到消保委,由‘巡回法庭’立案并开庭审理,省去了来回奔波。”长宁区消保委投诉咨询部主任施敏华表示,近年来“健身房突然跑路”事件屡见不鲜,仅去年全市各级消保委就受理健身服务投诉共971件,“预付卡退卡难”仍是老大难问题。对此,长宁区消保委和长宁区人民法院互通信息,将对经营者的投诉和案件结合起来,联合开庭审理。同时,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邀请区内投诉量大的企业经营者观看,让他们了解长宁区的维权力度和决心,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据悉,2012年原工商长宁分局、区消保委、区司法局、区法院共同设立了“长宁区消费争议联合调解工作室”,在全市率先探索实践行政调解、组织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新模式,解决消费争议。工作室发现,很多消费者因为不熟悉诉讼程序、标的又不是很大,往往会放弃诉讼,权益无法得到合理保护。因此,区消保委提出让司法审判关口前移,在区消保委设立“区消费纠纷巡回法庭”,同时设立了巡回立案点。
目前,“巡回法庭”已受理、审理4起维权纠纷案,立案24起,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破解“立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