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普陀:拆除的是违建 搭建的是民心

2018-3-23 13:21:19发布59次查看

最近一段时间,在曹杨六村的老小区里,经常能看见这样一个身影,见到居民就主动迎上前,开口第一句话便是:“初来乍到,请多包涵!”他就是沙溪园居民区新任党总支书记周轶敏。
  别看小周书记年纪轻,虽然来到沙溪园工作仅一个多月,但遗留的违建点位“硬骨头”愣是啃掉了近一半。问他怎么能如此迅速地推进沙溪园的无违创建工作?他依旧是羞涩腼腆地说道:初来乍到,请多包涵。
  周轶敏原是一名国企员工,因单位国企改革转制而选择投身社区工作,来到沙溪园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刚到社区,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从未接触的社区琐事,繁重紧迫的拆违任务,让初上任的周书记傻了眼。但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应当毫无怨言地坚持下去。
  为此,他白天在沙溪园各小区熟悉违建点位,晚上在居委会与拆违志愿者促膝谈心。通过最初几天的摸索,周轶敏对沙溪园拆违面临的困难有了大致的了解。他明白年轻干部在基层社区工作,光有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硬手腕不行,更要学会以柔克刚、以韧克难,打好群众牌。“因为无违创建工作,拆除的是违建,搭建的是民心。”
  可从哪儿入手,却是个棘手的问题。虽然在街道分管块长的陪同下,周轶敏走访了楼组长、党员志愿者等,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还是要更广泛地深入群众,从小区居民入手。从此,只要有空,他就不断穿梭于各小区,碰到不认识的居民,也会热络地上前打招呼,一开始刚说出口,“初来乍到,请多包涵”,还没来得及介绍自己的身份,就会被居民挥着手说:不买房也不卖房,原来是被当成了房产中介。即便是被误解,周轶敏仍然笑着脸继续介绍自己,并和居民拉家常问情况。一来二去,居民们串门时也会谈起这位逢人就会说“初来乍到,请多包涵”的年轻书记。
  曹杨六村110号某室的违建已经存在好几年了。听说拆违办要上门做工作,住在隔壁的顾奶奶马上找到了周书记,拉着他的手说:“和您相识虽没几天,但我就觉得您是个好人,我愿意陪您一起上门去做工作。”居住在这里的王阿姨得知要上门来拆除违建,怒气冲冲地叫嚷着:谁都别想进门。可隔着铁门看到的却是那位在小区里和自己热络聊天的周轶敏后,顿时口气缓和了许多。周书记表明来意,只是上门摸摸情况问问困难,王阿姨怎么也拉不下脸关门,终于让他和顾奶奶进了门。经过这次上门,周轶敏了解到王阿姨家住房相当困难,儿子快30了还挤在一个屋子里,别说成家的婚房了,独立的小空间都没有,所以成为了拆违“困难户”。他随后几次带着拆违办志愿者上门,分析形势、表明立场、商讨方案及后续保障,逐步打破了王阿姨心理上的坚冰,在多次协商明确施工方案后,终于同意拆除违建。施工那天,看到周书记和顾奶奶主动前来帮忙搬家具、拆雨棚,王阿姨一直紧绷的脸终于露出了微笑。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凭着“初来乍到,请多包涵”的那份勇气,从陌生到相识再到相知,周轶敏已经会成为小区居民的贴心人,无违创建工作仍将奋力前行。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