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和美宅基" 村民宅前有花园 屋后有菜地
2018-3-23 13:38:07发布67次查看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对农家来说,春天就是播种的季节。在奉贤,“和美宅基”让乡村实现了河道美、绿化美、民风美,在这水清岸绿、景致如画的田园风光里,村民们都是在哪里种菜的?青村镇姚家村村民给出了答案。
这个问题,在创建之初就被细心的村委会考虑到了,经过和村民们的充分协商,群策群力,菜地变得更加规范有序,这一片片的绿色,也为村居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浓浓野趣。在青村镇姚家村,村委会根据村里房屋独特的10户连墙格局,围绕着宅基铺上平坦的路,旁边是用篱笆围得整整齐齐的菜园,和一排排房屋相对应;在宅基中心的空地上,还种上了绿草鲜花,预留了休闲公园的位置。“我们村里人总是习惯种种蔬菜,但是以前没有人管理,乱得很,现在就不一样了。”趁着创建的东风,村里对村民蔬菜种植地进行规范整治,还出具了《告知书》,请村民规范有序种菜,村里统一划分蔬菜地、围篱笆,蔬菜地内只能种植矮秸蔬菜,育苗棚不能高于1.5米。
事实证明,“三清三美”创建标准,与农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不矛盾。姚家村10组的姚琴娟高兴地说:“我家以前菜地少、种得也少,现在村里按照门牌分菜地,每个人都有,更加公平了。”据了解,姚家村创建成功的3个村组里,大大小小的菜园共划出了约15亩,每家差不多能有二、三分地。家门口的菜地里,姚琴娟的丈夫仔细地为塑料布铺上细土,下面是静静等待发芽的毛豆。“自己家种的都是有机蔬菜,吃得放心,长成了再给孩子们送去些。”
日前,奉贤区社建办开展奉贤区“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工作培训,组织各有关部门,为基层解读创建标准、答疑解惑,让基层干部能够进一步明确创建标准、把握工作要点,更好更细致地开展工作。例如“河道美”,这是奉贤区水务局按照全市河道治理“五清三修”要求,规定河道边坡与河口往外一定范围内(镇级及以上河道6米,其他河道3米),不得有家禽棚舍、乱堆载、蔬菜种植等现象(河口线外侧为已确权的承包地,可种植,但河坡不允许种植),切实保护好去年中小河道整治的成果,让岸清水绿成为常态。
也就是说,只要棚舍整洁,卫生状况好,无恶臭,农户可以在合适的地方自养鸡鸭。同时,村组拆违后空出的裸露土地,工作人员建议应及时翻耕、及时种绿植绿。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