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宝山在行动
2018-3-22 17:01:51发布77次查看
今天,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水,是万物之源。水平淡无奇,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宝山的活动主题为“实施宝山节水行动,创建节水型社会”。
2017宝山区水务工作成果
2017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宝山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点面协同,将贯彻落实河长制、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5+1”排水系统建设、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以及防汛防台等重点工作提升到全区“持续加大补短板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战略高度,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城乡中小河道整治全面完成
宝山区委、区政府坚持水岸联动、综合施策,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面完成221条段黑臭河道整治任务,基本实现年底前中小河道消除黑臭,水面积只增不减的年度目标。
河长制全面落实
全区河湖1013条,设立各级河长470名,区委书记汪泓任第一总河长,区长范少军任总河长,副区长王益群任副总河长,实现全区河湖长全覆盖。
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区长范少军巡视潘泾、新槎浦
“5+1”排水系统建设全面推进
“5+1”(庙彭、南大、乾溪、盛宅、虎林、何家湾)排水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为2018年汛期发挥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全面落实
2017年,宝山区计划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814平方米,超额完成市政府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年度工作。
防汛防台安全有序
2017年汛期,全区各级部门准备充分、措施得力、团结协作,成功抵御了“6.10”、“8.19”、“9.25”等多次暴雨、强对流灾害性天气侵袭,实现了平稳安全度汛。2017年,宝山区防汛工作在市防指考核中评定为优秀。
“1+16”水质断面达标考核
扎实推进1258个雨污混接调查改造,完成罗泾、罗店、月浦、杨行4镇9个村宅1328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置并投入使用;推进8座区管、4座市管雨水泵站旱流截污,完成杨盛河-宝杨路、荻泾-泰和西路、红光河-塘祁路3个考核断面达标治理应急处置,区域水环境“1+16”考核断面中“1+12”断面实现动态达标,完成年度考核指标144%。
海洋管理全面展开
建立健全海洋工作体制机制,成立区海洋事务管理中心,建立区级海洋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完成《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宝山区工作方案》,全面完成区域海洋经济调查工作,积极开展“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圆满完成国家海洋局对我区海洋督察工作。
水务执法、行政审批全面深化
水政执法依法高效。落实中央环保督查整改措施,加大水务执法力度,有力维护治水成果。
行政审批改革行稳致远。以“放管服”工作为抓手,强化监督管理,实现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
20108展望
2018年,宝山区将深入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建立健全生态监管体系,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区域“十三五”水务规划为先,以筑牢水安全底线、提升水环境质量、夯实建管水平为目标,“强基础、治标本、建生态、重服务、抓管理”,为建设一个符合“三生三宜”的现代化滨江新区,不断满足宝山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水生态环境而努力奋斗。 治根本,提升截污治污能力。全面启动大场、淞南、张庙等南部六个街镇小区内部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加快20公里二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市属11座市政雨水泵站旱天截流改造,削减入河排污总量;加大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置力度,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争取实现尾水排放检测全覆盖。
建生态,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巩固水质断面考核达标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全区水质达标工作全面完成;加快潘泾六期等骨干河道综合治理,推进西弥浦等骨干河道疏浚和杨盛河应急工程建设,打通北部四镇23条断头河,启动宝山城区随塘河生态治理。
强基础,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区域防汛预案组织指挥体系,梳理防汛薄弱点(区域),完善防汛考核评估机制;落实防汛墙、海塘岁修工程,启动军工、杨盛东、月浦排水系统建设,提高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应用的科技手段。
抓管理,提升行业建管水平。深化行业审批改革,探索市、区两级审批平台和中小信息管理平台对接,推进水务海洋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工作模式;推进骨干河道“板块治理、色块管理”工作,对负面清单逐步清库消项;加大水务行政执法力度,开展雨污混接综合整治执法,巩固中小河道整治成果。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