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到哪儿都发光、葵花到哪儿都向阳。好心人变老了,依旧是好心人。在徐行镇礼爱颐养院就住着这么一位好心的老人,她热情善良、乐于助人,为养老院的老人做了许多好事,大家伙儿都称她“施老师”。施老师原名施桂香,退休前是一名小学老师,如今成了院里有名的“及时雨”,谁有困难她都有求必应,给老人们送药送物已是家常便饭。
88岁的闵月珍老人,刚进养老院时,身体状况并不好,没想来养老院才一个多月身体就有了明显好转,精神头也足了,在老人和老人的家人眼中,这离不开施老师的细心照料。“递药送水,穿衣梳头,把我当小孩一样照顾,每天穿多穿少施老师都会帮我着想,我真的很谢谢她。”谈及施老师,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对待院里的每个老人,施老师都尽心竭力的帮忙,只要获知哪个老人身体不适总会主动去看望。2017年8月的某一天,施老师听说有位刚来的老太不肯吃饭,当时就赶了过去。看到老人病怏怏地倒在床上,一旁的中饭一口未动,原来老人患有糖尿病,餐前打了胰岛素,因胃口不佳便没吃饭。“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打完胰岛素如果不吃东西血糖会下降,特容易出问题,”施老师说,当即她就把饭菜喂入了老人口中。之后施老师也是天天来,打针,聊天,准备开胃的药食,渐渐老人的身体恢复了,但打针的“任务”施老师却一直没有放手。现在她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老人房中打针。还有一次老人心脏病突发,也多亏了施老师的及时抢救才保住了老人性命。
施老师年轻时学过医,遇到小毛小病不少老人都愿意来问施老师,久而久之施老师不仅成了他们的“家庭医生”还成了他们的“知心大姐”、“老娘舅”,老人间的小矛盾也来找她调解。就在前不久,两个同屋的老人因开空调的问题闹了不愉快,当时天气寒冷,一位老人要开空调,一位不让开怕费钱,最终还是施老师找来了老人的孩子协商解决了问题。
施老师今年已73岁,但在养老院里只能算是“小妹妹”,平日里老人们喜欢找这个“小妹妹”帮忙。因为施老师有出门证,每次出门配药时,总是捎带脚的为老人们采购些他们需要的东西,甚至专门去采买,大包小包不计疲累,有时也不计费用。或是天气好时,推着腿脚不便的老人到花园里转转、带着老人一起做做健康操,而不知情况的人常常误以为她是哪个老人的闺女。施老师觉得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心里其实是寂寞的,就想用自己的余力为大家做些事。她总说自己做的都是小事,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