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闵行樱园:名人引领,打造石库门式熟人社区

2018-3-20 9:24:00发布84次查看

说来难以置信,今年春节,家住闵行区颛桥镇樱园小区7个家庭的20余位居民结伴出行欢度佳节,一路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大家庭式的热闹和温馨,让每一个同行者心生温暖。
谁能想到,2015年前,小区大部分的住户“推门去上班,关门成一家”,人群流动、升学就业、工作调动、家人迁移、城市开发,上海本土居民原本惯有的熟人社区,渐渐演变成陌生人社会。
如何让别墅小区成为新型的石库门式的熟人社区?颛桥镇樱缘花园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可谓动足脑筋,其管辖的樱园小区,在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少泽担任业委会主任后,充分发挥名人引领的示范作用,把樱园的居民自治推上了新的台阶。
缘起业委会
一个重要的契机,让居住在樱园的居民,开始关心起自己居住的小区——
在距离2015年春节仅有15天的时候,樱园的居民突然得知,春节前,物业公司要退场了!物业是提前半年通知业委会的。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居民们直到此时才知道此事。没有物业,大门没人守,垃圾没人清,保洁没人做!从来都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居民们,自发地来到会所,紧急磋商对策!
凡到场的居民,自发成立临时选聘小组,分别联系全市具有一级资质的物业公司,邀请临时接管并参加投标;自掏腰包制作宣传材料,告知全体业主选聘物业事宜,号召业主关注小区治理。
经过初步筛选,有7家物业公司有意愿参与投标。春节的脚步日益逼近,新的物业公司没有着落,选聘小组的成员两两组合,开车到这7家物业公司服务的小区考察,并汇总考察结果。
看似云淡风轻的业委会换届、物业公司更替,对于亲身经历的樱园居民来说,跌宕起伏,波涛汹涌。
终于在2015年春节前两天,经过考察、比选,临时接替的物业公司到位了。选聘小组的成员们松了一口气。
春节一过,在党支部和居委会的引导、支持下,樱园立马启动了物业公司招投标、业委会选举等各项法定程序。
是年7月,临时接替的物业公司中标,继续管理樱园。之后,业委会开始筹建。居民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联系到小区居民、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少泽,希望他能“出山”,担任新一届业委会主任,以名人效应引领全体居民,最终实现居民自治。
2016年1月,由陈少泽担任主任的樱园新一届业委会走马上任,并提出了“党建引领、依法依规、尊重科学、民主决策”的工作方针,以及构建新型樱园文化,补齐短板、建设美丽家园的目标。
聚在樱花节
生活又回归到了原本的轨道,同时,樱园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居民区党支部的策划下,“樱花缘议事坊”议事规则、居民自治规则、“四位一体”协商会议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陆续出台,一个“大事共商、实事共做、协作共赢”的社区管理服务机制,日趋成熟。
在居委会、业委会的引领推动下,各种居民自发的组织相继成立。舞蹈队、合唱队、棋牌队、摄影社,微马、街舞、篮球、网球,有着共同爱好的居民走出家门,寻找到了志趣相同的“圈子”。与此同时,樱园还组织了樱园义工队,热心投入小区各项事务。
2016年,居委会提出“樱缘文化艺术节”(简称樱花节)的动议。业委会得知后,主动介入。不仅全情投入各项活动,还包揽了艺术节闭幕式的总导演、总策划、演员聘请等一系列事项,直接将一个居委会级别的文化节,办成了由著名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等众多明星参与的“高、大、上”的联欢会。
消息不胫而走。为了这场与名人同台演出的大联欢,合唱队、舞蹈队开始了正规化的训练。晨钟暮鼓时分,小区会所总会传出悠扬的音乐;樱花大道上,总能看到身着舞衣的居民翩翩起舞……
为了鼓励更多的居民走出家门,为期一个月的樱花节活动设计了“舌尖上的美味”、“镜头中的樱园”、“巧手中的樱花”等特色活动,吸引有各种兴趣爱好的居民投入其中。期间,居民们都在翘首期盼着,樱园自己的“名人盛会”——闭幕式联欢会!
情暖闭幕式
这是一场居委层面的联欢会;
这是一个左邻右舍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的熟人舞台;
这是名人大咖以居民身份参加的、没有报酬的演出——
2016年5月21日,首届樱花节闭幕式文艺演出在颛桥镇文化中心兴都剧场如期举行。此前,居委会工作人员手中的500多张票子,已经被居民一抢而空。更有居民乘兴而来,或坐在剧场过道的台阶上、或站在观众席后侧,兴致勃勃地观看演出。
沪上著名主持人卜凡、梦晓和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陈少泽、吕凉、俞洛生、宋忆宁,著名舞蹈家魏芙等社区居民,献上了精彩的表演;小区舞蹈队、合唱队难得有和名家主持同台演出的机会,个个兴奋异常,精神抖擞,超常发挥。
观众们聚精会神,或因为明星与其面对面而兴奋难抑,或因为台上就是邻居而低呼。人们低声评论着、议论着、交流着,一场文化的饕鬄盛宴,正在把人与人的心悄悄拉近。
趁着樱花节闭幕式效应的东风,樱园的“四驾马车”又开始新一轮策划:筹办樱园嘉年华活动,以大型活动凝聚人心,带动人气,推动居民自治。
樱花节闭幕式的效应,在不断放大。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都感觉到,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出奇地顺畅——
不出所料,居民参与嘉年华的热情高涨。洋溢在每一个人脸上的笑容,与社区名人的零距离交流,人们纷纷打开心扉,让邻居了解自己,让自己了解邻居,居民们重新认识了樱园。相熟,相知,相交,陌生被打破,友情在建立。
一届艺术节落幕了,人们开始期待下一届;一届嘉年华落幕了,人们又开始希冀下一届。这样的良性循环,让“四驾马车”都各自收获了惊喜。
乐居在樱园
在整个城市都在向智能化迈进的时候,2016年时,樱园因为错过了时机,还在使用模拟电视信号,偌大的小区技防设施瘫痪,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融入小区,仍有很大障碍。
面对民生短板,居民区党支部和居委、业委会、物业同心同力,最终决定:社区技防建设和模转数同步推进,打造智慧升级版的樱园。出人意料的是,社区居民对“四位一体”协商共治的赞许和支持,达到了空前的一致。
而今,走进樱园小区探访,大门口的智能终端会和家里的门禁系统相连,准确地告诉你来访是何人。覆盖全小区的240多个探头,守护着家园的宁静和安全。
在业委会技防专家组的把关下,小区技防设施先进,整个安装费用比预算减少了20多万元。类似的专家组,还有绿化、物管、文化三个组,提供专业服务咨询,不取分文,随叫随到。他们说:“社区是阿拉自己的,哪有为自己干活还要拿钱的理。”
不仅是专家组无偿奉献,风正气顺的业委会也是竭尽奉献。电话、用车等,都自掏腰包。樱园的民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无论是安全巡逻、消防演习还是爱心援助、亲子活动,居民的活跃度都在不断提升。
居民笑称,樱园现在有三大“圈子”——
80岁以上老人为主的“议事坊”,每周二雷打不动举行活动,有主题,有记录;
80岁以上老老人合唱团,60岁至80岁的合唱队和舞蹈队,奔着每年文化节和嘉年华上台表演的目标,自我加压,天天排练;
30、40岁年轻人,则建立各自的朋友群,经常聚在生活馆,分享生活乐趣、开展各种主题party。
家里包馄饨了,送一碗给邻居;有好茶好酒,邀上几个邻居品茗对酒;相约跑步、打球;生活馆里遇到了,两桌拼一桌……把邻居处成朋友、亲戚甚至亲人,在樱园不是梦想。仅仅这样还不过瘾,这才有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居民组团出游的神奇之旅。
在新任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薛旻杰看来,依托东方有线打造的智慧樱园系统,未来将实现智慧党建、智慧居务、智慧家居、生活服务和智能物业的大一统,真正让居民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智慧小区建设,将解决樱园居民一批“急难愁盼”问题,补齐一批突出民生“短板”,通过文化名人的引领,以文化人,打造一个真正的石库门式的熟人社区。
这不,樱花大道上的樱花已经陆续绽放,趁着和煦的阳光,居民们又有了新的话题——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的、3月25日开幕的第二届樱缘文化艺术节,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