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购物 到黄浦" 品牌如何打响
2018-3-20 16:39:15发布71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作为上海最主要的商业中心,黄浦区如何在转型升级中焕发传统商圈、商业街的新活力,在国际消费示范区建设中,顺应消费升级新的趋势和消费者新的需求,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黄浦区商务委给出的答案是,黄浦将紧紧抓住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有利契机,把“上海购物”与“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文化”紧密结合,从形态布局、品牌供给、消费体验等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黄浦商业优势,努力打造“上海购物”品牌。
构建“最上海”形态布局
今年,黄浦区将通过城市更新、整体提升等方式,以“上海文化”为引领,打破原有的单店、单街结构调整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黄浦深厚的商业、文化、历史、旅游资源,将海派城市记忆与新兴的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紧密结合,推动黄浦购物在形态布局上充分展示海派、宜居、时尚的“最上海”特质,形成购物街区整体化大格局。
南京东路和淮海中路商业街上,黄浦区将推动第一百货商业中心、瑞安广场等4个重点项目年内竣工开业;推进新世界城、外滩·中央二期、锦江国购等9个项目继续实施调整。
在2017年淮海中路试验段建设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改进方案,与瑞安广场、上海广场等调整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商业体与公共空间内外联动,逐步扩大试验段范围,充分挖掘、放大商街整体的文化、历史底蕴,突显人文关怀与海派情怀。同时,鼓励商业企业结合街区风貌和季节变化,不断丰富与美化橱窗陈列、店堂布置,将购物空间进一步拓展为社交空间和体验空间。
根据重点商圈业态功能规划,不再从一条商业街来定位思考,而是充分结合北京东路地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新天地地区城市更新以及豫园第二轮城市更新的规划要求,落实这些重点区域的具体商业结构调整项目,强化商街及其支马路与周边文化、旅游等资源的互动融合。加快推进商业街由条状向块状化转变,拓展重点商圈发展空间。
借力“国博会”丰富品牌供给
目前,黄浦区能够具有较大消费吸引力的特色品牌商品供应仍不够充分,存在着和其他大型商业体消费品牌同质化的现象。对此,黄浦区将从推动品牌“引进来”、支持品牌“走出去”、帮助品牌“快成长”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实黄浦“品牌经济”,增强黄浦商圈品牌、商品的丰富度和饱满度。
紧紧抓住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的重大机遇,落实好推介、跟踪、服务、对接等工作,利用黄浦商业的区位优势,将博览会的品牌资源和黄浦的载体资源实现有机对接,把国外一些受欢迎的品牌和贸易公司吸引到黄浦,形成新的商业增长点。同时,继续大力集聚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和隐形的行业领先品牌。进一步加强与商检、海关的合作,切实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特色品牌的首入店、旗舰店、体验店及相关商品集聚黄浦,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断深化品牌的差异化发展。
同时,将充分利用“中华老字号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契机,扩大黄浦品牌的宣传工作,增加互动、体验的元素,让老凤祥、恒源祥、百新等既有传统情怀,又有时尚创新能量的企业更多展示自身,培养新生代的忠实消费群体,激发老字号品牌活力,做精做强老字号企业和品牌。
发挥上海品牌发展基金和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等专业平台作用。由品牌发展基金牵头制定品牌价值评估标准,尝试搭建金融支持品牌发展的平台,促进品牌评估过程中的银行授信、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的跟进,完善对品牌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推动品牌资本化、证券化。
提供“最舒适”消费体验
为了有效应对新型购物形态的冲击,黄浦区将依托既有的海派都市中心城区便捷、慢行以及历史、文化等优势,以“上海服务”为标杆,继续加强商旅文联动,打造特色活动品牌,持续做到把线上的便利引到线下,把线下的服务做出特色,打造“最放心商品、最优质服务”的品质消费示范区。
充分利用黄浦文化、旅游、商业资源优势,发挥商业企业主体作用,系统策划好几大商业体开张前后的宣传和营销活动,力争对整个街区起到带动作用。深化培育开展上海购物达人赛、欢乐淮海嘉年华、淮海路迎新亮灯等商旅文整体营销活动。尝试主动开展换季促销的“造节”,打造标志性的营销活动,烘托气氛拉动销售。
继续办好上海时装周、上海高定周等时尚活动,发挥其在塑造街区气质、优化客群结构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商业企业参与“艺蕴黄浦”等活动,为黄浦商业注入更多海派文化、老城厢文化、时尚文化等内涵,着力吸引境内外旅游人群消费购物,进一步提升区域影响力和消费吸引力。
推动商业企业诚信经商,提升员工服务水平,健全企业顾客投诉受理机制。放大2017黄浦区优质商业服务明星评选工作的示范效应,推动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引入专业第三方咨询公司对黄浦区内商业企业服务质量进行测评,进一步完善测评指标体系,并根据测评结果加强分类引导。持续打击侵权假冒产品,打造“黄浦放心购”的消费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黄浦区还是一个境外人士消费的高地。数据显示,2017年,黄浦区域内离境退税单数全市第一,销售额全市第二。如何做好境内境外联动、线上线下联动这篇文章,黄浦区正考虑在实体销售中植入更多便利服务。比如,在商圈购物后有快递服务——不用拎着大袋小袋逛街,等消费者回到家,这些东西已先进门,甚至比网络购物还要方便,黄浦已与顺丰速运达成合作协议,已在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和豫园等3大市级商圈的6家重点商户设立专属站点,开展打包托运服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