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长宁区实验教育集团的数学老师齐聚长宁实验小学多功能厅,开展了数学学科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区教研员闻静兰老师莅临指导,长宁实验教育集团理事长,长宁实验小学潘宗娟校长也全程参与研讨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中共观摩了两节课,分别是由威宁小学的刘超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的《几时、几时半》以及长实验的江漪敏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速度、时间、路程》。
课堂上,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基于生活的情境创设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研讨中,就教学中如何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利用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三校老师展开了激烈的头脑风暴,研讨活动热闹非凡。
其实,每一堂好课的背后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本次研讨活动的两堂课都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三校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同年级的老师共同一次次的听课、反思、研讨、调整教学设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课而最终形成的。
区教研员闻静兰老师感慨地点评道:“在研讨中,正是因为三校老师共同参与磨课过程,才会在评课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可见,这样的研讨模式无论是执教老师,同年级老师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受益匪浅。
长宁区教育集团理事长潘宗娟校长指出:“一堂好课是磨出来的,每一堂课的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团队中有的专业知识丰富,有的信息技术好,有的表现力强,这就需要团队合作,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共同发展。而集团则是一个更大的团队,希望通过集团化的教研,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每位老师的业务能力都能有所提升,有所发展。”
相信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备课—磨课—评课集团化联合教研模式,长宁区实验教育集团的老师一定会成长得更快,而长宁区实验教育集团的课堂也会更加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