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2017年杨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网投启动

2018-3-21 18:10:59发布95次查看
  注意啦~注意啦~
2017年度杨浦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网络投票通道现在已经开!启!啦!
为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公民道德实践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杨浦市民修身行动的深入开展,使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不断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杨浦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从2017年12月起,在全区在职和离退休的干部、职工、学生、社区居民、个体劳动者、外来务工者、高校师生、科研人员、驻区部队官兵范围内,开展2017年度杨浦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评选活动。
经各委、办、局、街镇和区域内单位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推荐上报了近70件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助残帮困、邻里互助、孝老爱亲等方面的好人好事。经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遴选,向公众推出20件好人好事进入网络投票评选环节,同时接受社会监督。
投票指南
投票时间:即日起—3月27日23时
投票通道:点击“上海杨浦”微信公众号“好人好事”菜单,进入投票页面。
投票说明:请在以下20件2017年度杨浦区好人好事中,选出你心目中的10件好人好事。(公众投票结果将作为本次评选表彰的重要依据)
2017年度杨浦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候选事迹
01 一份十年的坚持
上海闸电燃汽轮机发电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上海闸电燃汽轮机发电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有一位服务对象邓老伯已有80岁,自幼患病,行动不便,退休后独居近20年,除了其弟会来探望之外,近年来只有钟点工每周1小时的定时上门打扫。自2007年5月,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与邓老伯相识,自此,每逢春节、“五四”、中秋、重阳节前夕和高温、严寒季节,党员志愿者们都轮流上门关心老人的生活,送上慰问品,和老人聊家常、讲新闻、帮助打扫卫生、购置日常用品等。转眼10年过去,志愿者们俨然已成为邓老伯的“亲人”,除了定期探望,志愿者们还经常保持与老人的电话联络,了解老人生活近况,随时上门帮助解决困难:夏天为老人添置电扇;老人行走不便,为老人购买了拐杖;有需要时为老人购买些食物……
02 志存高远不忘初心携手公益
上海胧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胧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业人员在2008年9月大学期间创立了上海理工大学志高社团,社团下设理工总团队、版专分团队、医专分团队,骨干174人。该公司简称胧爱校园,始终不忘初心,志存高远,用商业反哺公益,每年公司组织公益活动,总是带领志高社团前行。在胧爱校园带领下,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使命,搭建公益服务平台,为社会公益项目、政商论坛提供志愿服务,他们服务第一届至第七届公益伙伴日,淮海公园大型义卖,中国青年天使峰会,蓝天下的至爱等,吸引了众多上理工学子一起做公益。活动范围也已覆盖上海地区7所高校,核心成员500余人,注册志愿者7000余人,志愿服务10万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近30万小时。
03 心系贫困乡捐建图书馆
王必昌
王必昌在杨浦区创业已有10年,还经常扎根于贫困地区,因而对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一直关心着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能够让他们改变生活命运的,往往就是知识。王必昌同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支书和众多党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湖北省贫困地区捐建了一座乡村图书馆,该乡村图书馆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8平方米,设有青少年阅览室、中老年阅览室、多媒体活动室、室外广场等,满足了村民渴望,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求知欲望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点燃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该图书馆捐建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广泛关注,被当地领导列为最受重视的项目。资助项目被上海交通大学同学会授予社会感恩奖!
04 十年携手为民服务
五角场商圈党员志愿服务队
五角场商圈党员志愿服务队创立于2007年6月,在五角场街道党工委的关心协调下,以“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为理念,围绕居民最现实、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公益便民服务。服务队由百联又一城、东方商厦、市食品一店、农业银行、长海医院、武警部队等30余家单位先后融入,坚持每月两次在五角场商圈开展为民服务,为辖区单位志愿者搭建了服务平台,将便民利民落到实处。服务队实行“六个统一”:统一挂牌、统一胸卡、统一旗帜、统一时间、统一项目、统一场地,并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队伍、项目和形式,在惠及周边社区居民的同时,有效推进了党内一系列活动,有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解放日报》、《文汇报》、《劳动报》等相继作了报道。
05 拾金不昧的环卫工人
叶玉兰
叶玉兰自2012年7月担任敦化路175号公厕保洁员以来,始终兢兢业业地做着本职工作,有时候在打扫时会拾到零钱包、手机等,她都会耐心等待失主寻回。2017年1月25日,她在保洁时发现男厕所残疾人蹲位的挂钩上有一个包,里面有5200元现金、驾驶证、银行卡、车票等物品。她第一时间把包交给当班班长,随后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并找到了失主。失主取回包后主动向叶玉兰送上感谢金300元,被叶玉兰当场谢绝了,并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叶玉兰工作近5年来,注重文明服务,规范服务,做到“四心服务”和“四个一”标准。经常给公厕内外绿化浇水修剪,把公厕打扫得干干净净,始终能微笑待人,为有需要帮助的老人排忧解难,同时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06 花甲老人勇救落水幼童
付天顺
2017年6月15日16时左右,68岁的付天顺和老伴在新江湾城公园散步时,见一名小孩不慎掉入湖里,不识水性、不知水深的付天顺立即跳入水中,抓住小孩,并将孩子高高托起,在岸上路过游人帮助下,顺利将孩子救上了岸。小男孩4岁,除吐了一口水以外,无生命危险。目睹救幼童全程的公园保安说,如果当时再晚几秒钟,后果不堪设想,公园岸边高台到水面垂直高度约2米左右,水下深度约1.6米,当时付天顺急着越过栏杆跳入水中,自己左臂内侧也受伤了。而且付天顺和老伴是刚从外地来上海帮女儿带孩子的,事发当天到上海才7天,人生地不熟的。事后他说:“当天去公园散步,看到有小孩子落水,想都没有多想就跳下水去救孩子了”。
07 “江浦大叔”美名扬
“江浦大叔”志愿者服务队
“‘江浦大叔’志愿者服务队”是在社区巡防员队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有74名成员,已成为江浦路街道的品牌志愿者团队。服务队自2015年成立以来,旨在促进江浦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主要负责巡访、检查、调研、监督、宣传工作,通过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由“江浦大叔”巡检的记录每月达650余条,而经“江浦大叔”共同参与解决的小区环境问题340余条,提交职能科室解决的问题200余件,积极推动了小区环境整治、楼道整治和创建文明小区工作。杨浦区进入“创全”模式后,“江浦大叔”们更是全员出动,开展了大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拥护和喜爱。活动中无论是恶劣的天气,还是遇到过种种困难,都没能阻挡住大叔们前进的脚步!
08 助人为乐好员工
孙毅然
孙毅然是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一厂装试车间试车组员工,有一天,在中班下班后回到公司单人宿舍时,发现公司的退休职工、孤老张顶信老人倒在宿舍走廊的地上,此时的老张已经意识迷糊、口齿不清,且全身无法动弹,老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孙毅然见状,马上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一直守在老张身边,观察着老人病情变化,等救护车及时赶到后,马上与救护人员一起,把老张给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在老张被抢救期间,孙毅然也没空着,他为老人办理入院手续,代付医药费、取药等,跑进跑出,一直忙到天亮。而老人经过及时抢救,终于转危为安。孙毅然与老张虽然素昧平生,但在老人危难之际,孙毅然无私伸出友爱的手,这一幕真实演绎了“世间自有真情在,人情温暖在身边!”
09 智慧管理文明执法
苏明
由苏明统一带队,以夜班组成员为骨干,街道组织各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队,作为全市唯一专职夜班小组,按照夜班组执法模式对五角场街道全区域进行联合整治。他在解决“乱设摊根治难、跨门营业整治难、违法搭建拆除难、偷倒垃圾查处难、少数民族违法执法难”的问题上,善于动脑,经常组织小组队员研讨执法工作,商量对策。在他的带领下,小组任务清单清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内部团结稳定,目前管控56条道路,管辖区域7.8平方公里。苏明同志带领组员们扎实工作,把五角场核心区域树立成零违章零投诉的标杆。在消除了五角场周边一系列乱设摊集聚点;清除了排档烧烤、扰民严重的违章的同时,组内所有队员的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程度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
10 “劳模讲师团”13年免费辅导优秀特困学生
杨浦工会劳模讲师团
2005年杨浦区总工会、杨浦区教育工会、东宫进修学校联合组建了“杨浦工会劳模讲师团”,为特困家庭优秀子女高三、初三学生免费升学辅导班。授课团队以全国劳模为骨干,由区内语数外学科名师组成,有原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陈小英,控江中学数学特级教师许敏等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的优秀教师组成。辅导班采取学生自主申报、区教育工会审核、区总工会和东宫进修学校提供场地集中授课的模式进行,学生自2月下旬起,每周末两天接受语数外等学科的考前免费辅导,为期2个月。开班至今,“杨浦工会劳模讲师团”已连续13年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困难家庭优秀学生身边,累计受惠学生达2850余人次。受辅导的高三学生考入本科大学院校的整体比例逾70%,受辅导的初三学生考入市、区重点高中的升学比例逾50%。
11 帮困助学服务社会
杨浦第二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
自2005年以来,中共上海市杨浦第二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长期与大桥街道两个居民区党总支共同签订党建联建帮困助学协议,通过“结对子”,帮助两个居委中生活条件困难家庭或是求学条件艰苦的学子。截止2017年末,征收二所与两个居民区签订共建协议16次,开展各类慰问等活动近40次,助学金、慰问金等累计超过73200余元,共有8名莘莘学子接受捐助顺利毕业,走向社会。征收二所用实际行动默默奉献、回馈社会,践行着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除此之外,征收二所还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服务民众,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杨浦区“创全”工作添砖加瓦。积极贯彻落实双拥工作,联合上海武警部队深入开展了党建联建系列创建活动。
12 “英语爱心义卖”活动播种善心
沪东外国语学校
沪东外国语学校自2000年举办了第一届“英语爱心义卖”活动,坚持至今17年,共获善款超过40万元,分别捐赠于杨浦区民政局和慈善基金会、新华医院住院贫困儿童、街道困难家庭等,2006年学校获“杨浦区首届慈善之星”称号。每年活动当天,学生是爱心义卖的主人,全程英语交流,不仅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对英语文化习俗的了解,更培养了学生捐资帮困的美德,让学生从小学会关爱别人、关爱社会、感恩生命的可贵。学校通过此项活动,将育人工作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推进了校园道德实践和精神文明建设。2013年底至今,学校的这一善举被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教育新闻网、新民网、《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纸报道。
13 “春晖使者”把爱撒向人间
张兆平
现任申远空间设计总裁张兆平,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曾获得杨浦区“四平好人”和贵州省正安县的“春晖使者”称号。十余年来,他积极关注社会慈善事业,带领全体员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为四川雅安、青海玉树等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积极捐资助学。2013年—2014年加入“春晖行动”,出资110万元支持贵州省正安县教育事业,援建申远希望学校,并当选为“春晖使者”。2014年,发起“暖冬计划”,为边远地区的孩子们筹集过冬物资和学习用品,已连续举办了5季。2017年4月28日,携手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福美专项基金,援建贵州璞秀威宁陕桥幼儿园给水项目。他还积极参与四平街道“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捐赠活动,为贫困家庭捐助爱心善款。多年来,张兆平总裁在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更在公益活动中勇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企业领军人物更是把爱心撒向人间。
14 金牌“老娘舅”百姓解忧人
钟美芳
2012年钟美芳告别了工作近10年的居委会,成为杨浦区联调委的人民调解员,2014年,她被派驻杨浦区涉老纠纷调委会,专门化解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间的纠纷,现任杨浦区涉老机构纠纷调委会负责人。面对涉老调解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她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刻苦钻研调解业务,发挥善做群众工作的特长,为纠纷当事人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她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积极投入工作,将心比心地为老人们解决难题,集思广益为养老机构出谋划策,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钟美芳热爱人民调解工作,日常工作中,她从不惧辛劳、不怕委屈,把能够让忧心而来的当事人满意而归,看作是人生最大的满足和幸福。2017年,她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她的辛勤工作得到肯定。
15 捐献数万感恩学院
侯玲
1946年出生的侯玲是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的退休教师,中共党员。因其长期患病,家属罹患癌症,且无子女,学院曾经为其发动两次募捐,并多年对其家庭进行补助与紧密联系。侯玲的老伴去世后,她考虑到自己常年患病和年岁增高,老人决定将财产处理妥当,自己搬入养老院去居住。刚落定她晚年生活的住所,侯玲便匆匆赶来学院,将四万五千余元现金捧出来捐献给学院,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她说,当年自己生重病的时候,是学院组织全院教职工为她进行过募捐,帮助她度过难关。如今,她已无牵无挂,拿出这笔钱来,一是回报学院当时的关怀与温暖,二是聊表老环境(学院)人的一片拳拳之心。
16 火中智救古稀老人
姚阿鹤
2017年10月17日上午9点40分左右,平凉路街道明园村居委会接到居民来电:小区内有户居民家起火了。居委干部、民警、物业管理人员等立即赶往现场,得知火苗已被邻居用灭火器扑灭后,才放下心来。原来,这楼有位90岁老人在家洗澡时,隔壁邻居突然发现有大量的黑烟从这户人家漫出,马上敲门询问,保姆这才发现家中配电箱有明火,隔壁邻居姚阿鹤见势马上关闭了配电箱总电源,并去电梯旁消防箱内取来灭火器及时扑灭了明火。姚先生虽然已70多岁,但仍思路清晰、身手敏捷,他曾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消防演练,民警所教的救火要点和步骤这次刚好用上。由于姚先生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见义勇为,挺身而出,避免了邻居家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7 立足本职为民解忧
徐炯
56岁的徐炯是区公安局治安支队专管民警,十余年期间他主要从事迷途失踪、弃婴(儿)管理工作。近年来成功为20名群众寻找到失散的儿童和亲人,特别是2017年11月,为一位失散56年的山西男子在上海寻找到了母亲及家人更为感人。山西男子王某多年来一直寻亲未果,在徐炯的帮助下,短时间内寻亲成功,多年的梦寐以求得以实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特赠送锦旗以示感谢。在日常的失踪人员寻找工作中,徐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寻线追踪,仅2017年他成功地寻找到了疑似失踪人员180多人(其中无名尸5具),一些因各种原因长期销声匿迹不与家人联系的人员被找到。由于徐炯工作主动,失踪人员寻获率大大提高,失踪人员家属抱着希望而来,总能满意而归,使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其中有他的热情服务,廉明高效的工作成果。
18 永不褪色的军魂
黄超
黄超是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殷行所一名军转干部。2017年1月23曰,市光三村一名老人在马路旁突发心肌梗塞,不省人事,在旁人不知所措时,黄超挺身而出迅速拨打120求助,争分夺秒引导救护车开到现场和医生对接将老人送往医院。同时在居民帮助下联系上老人家属,然后默默地离开了。第二天,老人家属经多方打听找到他,感谢救命之恩,黄超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2月23日《杨浦时报》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8月份,黄超在一次带训新录用的市场监管员时,路见一名大学生晕倒,马上和其他同志及时相助。去年还积极参与杨浦双创周活动,乐做一名志愿者。黄超始终不忘军人本色,乐于助人,先后被评为第五届“杨浦好儿女”侯选人、第二届“殷行好儿女”。
19 好邻居胜似亲人
曹洪弟
长白新村街道延吉东路82弄内住有一对盲人夫妇,两人在生活自理上自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是看病难的问题也一直无法解决。今年已70多岁的好邻居曹洪弟几年前即应居委会要求,主动伸出援手,与这对盲人夫妇结成对子,尽一己之力帮助他们。曹洪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夫妻俩,长期帮忙买菜、买米、买生活用品,还定期陪他们到社区医院看病,配药。邻居们看在眼里都夸曹洪弟这样的好邻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曹洪弟回应道:“能帮助他们老夫妻平安地生活,我心里特别高兴!”曹洪弟不仅关爱邻居,还积极参与杨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活动,主动与楼内的居民一起清扫楼道、清洁家园,默默地为社区文明创建作贡献,用爱心关爱他人、用热心服务社区。
20 感恩之心常在用音乐做慈善
潘信燃
1956年出生的潘信燃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兼音乐人,他热爱音乐,5年前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写词谱曲,作品已达30余首,其中为数过半的作品被音乐圈的歌手改编翻唱流传。他对以前生活困难时曾经帮助过他的社区组织常怀感恩之心,因而决心用他擅长的音乐做慈善,回报社会。自2010年起,每年控江路街道新凤城居民区开展“蓝天下的至爱”募捐活动时,潘信燃总是第一时间慷慨解囊,资助社区内的困难家庭能摆脱暂时遇到的生活困境,2016年,他更是将个人作品演唱会的10万元收入,全部捐献给社区,希望能在生活上帮助到更多的困难家庭。潘信燃从事慈善活动不计名利,他常说,“我做慈善是发自内心的。一心做好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回报社会是我应尽的责任。”
谁是“最好”?由你决定,赶快为你心目中的“最好”疯狂打call!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