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普陀区召开贯彻落实《普陀区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暨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和“美丽家园”建设推进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敏浩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孙萍主持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韩金华作工作部署。
周敏浩就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提出要求,他指出,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升。要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高度把握“美丽家园”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推进“美丽家园”建设要求普陀干部要有“求进步、求突破、求创新”的责任和担当。
问题解决上要有新办法。要统筹好党建引领下的居委、物业、业委会“三者协同”关系,统筹好环境改善和文明行为养成的关系,统筹推进解决一批涉及居民安全的具体问题。
工作推进上要有新要求。要立足“早”,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要立足“实”,抓协调、重引领、成合力。要立足“效”,抓督查、见成效、有感受。
先来看看2015-2017年,普陀区都完成了些啥
2018-2020年,普陀区又打算做些啥
“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有些啥内容对咱老百姓而言有啥好处呀?小编给大家划个重点咯!
总体要求
围绕“美丽家园”建设中安全有序、舒适整洁、环境宜居、幸福和谐“十六个字”的核心要义,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从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市场机制、健全社区共治、优化体制机制入手,着力推进住宅小区运行安全,着力改善住宅小区公共管理秩序,着力提升住宅小区环境整洁程度,进一步推动形成“党委牵头、政府监管、市场服务、社会参与、居民自治、法治保障”六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格局。
主要内容
重点聚焦小区运行安全水平和居住环境品质提升,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
有序实施各类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
本轮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包括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小区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改进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等6大类的民生工程。
2018年要确保完成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60万平方米
10个小区雨污混接改造
60个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
2018年确保完成的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哟!
推进小区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本轮三年计划更聚焦于紧守安全底线,要求加强对设施设备运行的有效排查。
相关成员单位要结合岗位职责,组织开展高层住宅消防隐患全覆盖排查;对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开展安全评估,推动、指导业主对存在安全使用隐患的电梯进行修理、改造、更新;推进安防监控系统改造更新,尤其是2018年要完成33个老旧小区安防监控系统改造更新、61处住宅外挂结构及附属设施安全隐患消除等,务必确保落实到位。
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各街镇要注重整合基层执法力量,大力整治楼宇门栋广告乱张贴、楼道乱堆物等行为,引导居民净化、美化楼宇环境,实现楼组自治管理,打造“美丽楼组”。
绿色账户
组织实施开展小区垃圾分类处置,发挥绿色账户正向激励作用,2018年绿色账户要累计达29.7万户,推行生活垃圾定点分类投放管理模式;在住宅小区中要落实装修垃圾临时堆放点,确保垃圾有序堆放。
结合“美丽家园”建设,规范停车资源使用和业主停车行为,倡导共享单车不进入小区;强化停车矛盾疏解工作,建立调处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服务市场机制,重点提升物业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和监管水平
针对居民反映集中的诉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切实提升物业行业整体服务能力,推动形成“优胜劣汰、失信失业”的市场环境。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行业窗口形象
2018年要结合居住区环境设施改善工程,同步推行小区管理处和门卫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设置“物业服务监督公示牌和统一物业服务人员着装。推动文明创建和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多层次的行业队伍培养机制,培育若干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普陀物业工匠”。充分运用“互联网+”方式,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创新物业服务行业监管举措
深化“物业行业信用信息预警机制”,建立物业服务综合评价机制,通过物业服务热线报修投诉处置率加强物业企业考核,有序开展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绩效评价并通过网站、公众号、行刊等途径向社会公开,指导区行业分会开展行业自律。
进一步健全物业服务达标考核奖励机制
将物业服务考核达标奖励范围扩大至售后房、直管公房、系统公房、保障性住房和早期商品房等,强化街镇属地管理,分别建立区局、街镇分级奖励机制和奖励标准动态调准机制。
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完善信息发布和价格协商机制。根据市统一布置,实施物业服务合同网上签约,全方位采集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信息并定期发布;引导建立物业服务收费价格协商机制,推动售后房小区物业服务费与市场化接轨;探索专业社会服务组织提供价格评估服务。健全物业服务应急保障机制。明确区属房管集团回归住房民生保障的基础性功能;各街镇建立应急托管机制,对物业服务企业抛盘小区进行临时托管;加强房屋应急维修中心建设。
进一步激发自治共治活力,重点提升业主自我管理水平和社区治理能力
美丽家园的建设要推进,必须强化社会治理理念,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尤其是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力量。要从党建引领、强化指导、健全监管、落实责任、社会参与五方面入手,共同推进。重点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优势,扩大住宅小区党建联建示范点覆盖面;要加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作用;探索建立业委会监管平台;加强专项维修资金和公共收益使用监管;在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工作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以街镇为主的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工作评价机制。
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重点优化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围绕“规范作业、夯实责任、健全机制、强化安全”的要求,为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提供体制机制支撑。
强化街镇属地主体责任
夯实“党政双牵头”工作机制,做实街镇、居民区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优势和业主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作用,帮助业主树立主人翁意识,培育积极参与小区管理的“主心骨”和“热心人”,带动业主有序参与自我管理活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加强居委会对业委会的工作指导,引导、帮助业主委员会建立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公开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约和业主委员会会议决定等重要信息,加强专项维修资金和公共收益使用监管,保障业主的知情权。注重完善住宅小区矛盾纠纷化解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将物业矛盾纠纷化解纳入居村法律顾问服务事项清单。
完善条线责任
各条线部门要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纳入街镇年度工作重点,进一步厘清区属部门和街镇工作界面,切实担负起市、区两级三年行动计划中涉及的部门工作职责,加强条条联动、条块联动,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任务并取得实效。
优化管理机制
一是根据大城市综合执法的覆盖范围,提高街镇城管队伍进小区频率。完善公安支持保障机制,依法查处群众最关心的违法搭建、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群租、占用共用部位、毁绿占绿、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如“居改非”等违法行为,全面完成区“无违建小区”创建。二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和处置机制,推动网格化管理由8小时内向24小时延伸,由住宅小区围墙外向围墙内延伸,由住宅小区管理向社区治理延伸。三是理顺房屋管理体制机制,在区层面要设置区级房屋管理(物业管理)事务机构并完善工作职能,在街镇层面要切实做实做强街镇房屋管理事务机构,注重发挥在房屋管理中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优势。
扎实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向普陀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