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今年大变化 滨江1280米亲水平台年内开放
2018-3-19 15:43:15发布64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今年春节后,文庙地区开始了综合治理,未来的文庙会有怎样的新面貌?黄浦区今年又将会带给大家怎样的惊喜?全国人大代表,黄浦区委书记、黄浦区长杲云在全国两会现场接受了青年报特派记者的专访。
黄浦区的老城厢体量非常大,2016年治理的老城厢总量有22万平方米,去年有40多万平方米,而今年,杲云表示,将重点对文庙地区进行综合治理,与前两年相比,文庙综合治理的标准更高。文庙地区是老城厢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区域,有上海文庙、小桃园清真寺、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和普育里、西仓桥街141号等文保点,另外有9个很有特色的里弄小区。杲云说,为了更好地体现老城厢特点,在文庙的综合治理中会关注对文化元素的挖掘,包括文庙,包括敬业中学等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学校,凸显文化元素。
老城厢的房屋形态老旧,二级以下旧里高达7成,公共配套设施较少,在这次治理中也将和解决民生结合在一起。在拆违的同时,道路修缮、燃气入户、改造厨卫,为老设施更新等民生工程也同步推进。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增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如邻里公园与口袋公园等。文庙路的架空线也将进行入地改造,让老城厢的天际线更干净。同时,还将探索老旧小区精细化综合管理新路子。老西门街道将辖区的1.2平方公里划分为32个网格,每个网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有专人管理,为网格内的小区居民服务。
在这次全国两会期间,杲云代表曾经提出过建议,在城市管理精细化中要加强管理数据与平台的互通融合。据透露,黄浦区今年也将开展一些试点,杲云表示,目前在黄浦区,城市管理有三张网。一是城市网格化的网,二是公安系统的一个网络,第三个是社会综合治理的网络。黄浦区今年则要推出第四张“网”——去年刚刚构建好的针对企业管理的市场监管网格化管理网,并准备将这四张网形成连通。杲云表示,如果四张网打通,就可以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区域。据悉,今年黄浦区将首先在区内大客流、要求比较高的区域,如外滩街道等进行试点,打通平台,打通后台数据。
在城市治理方面,黄浦区今年还将重点聚焦外滩、人民广场、南京路、淮海路及衡复风貌保护区,以“美丽景区”、“美丽街区”、“美丽家园”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黄浦“精细化工作”品牌。不仅仅是文庙地区,综合治理还会在10个街道拉开。同时也会推出一批示范性的“美丽家园”,通过两三年的时间让黄浦的社区都能成为“美丽家园”。而打造这样一个“家”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治、自治,在这当中,如何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到社区治理,杲云表示确实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杲云表示,青年人会用更活跃的思维方式凝聚发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他说:“我们给每个居委会提供了45万工作经费,这些钱用来做什么要听居民意见。居委会的年轻干部就很容易和年轻人交流到意见,更多的听取年轻人的意见,然后把大家一些共同的想法付诸实施。”此外,黄浦区也会继续支持像“海燕博客”这样年轻人喜欢的载体,凝聚更多青年。
对于大家关心的黄浦江滨江品质提升,杲云表示,黄浦滨江从复兴路到南浦大桥、外马路一带,还将有1280米的亲水平台将于今年建成,年底向社会开放。外马路沿线防汛墙的艺术改造年内也将完工。同时结合老码头、老仓库,打造“老上海味道”,给市民一个新的休闲观光区域。杲云还透露,除了黄浦江滨江,今年对于苏州河沿线的打通改造也开始启动:“今年要重点做苏州河沿线的规划设计,将来希望能和外滩连接起来。但这块区域空间很小,设计难度比较大,现在也正在做方案。”
黄浦区是上海的商业大区,仅仅是老字号,黄浦就占到了全市总量的约一半。杲云表示,对于老字号,今年将在体制机制上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给予它新的动能,同时鼓励老字号创新。对于品牌打造,黄浦江今年则将营造更好的环境,吸引那些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尤其是品牌的首入店,通过更多的政策扶持,吸引首入品牌能集聚到黄浦尤其是南京路、淮海路。对于已有的品牌,则希望能更多的融入品牌文化元素。杲云还透露,结合城市更新,今年黄浦区还将尝试拓展支马路的商业能级。“像南京路、淮海路旁边的支马路,现在相对是一些能级较低的商业,我们希望能逐步拓展出来,吸引那些有特色但可能对中国市场还不太熟悉的一些品牌能进驻到这些支马路上。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试水,对于我们来说则是把消费者引入到很多很有特色的支马路中去。”杲云表示,今年打造的重点包括淮海路周边的南昌路、雁荡路等,南京路周边则主要是靠近北京路附近的一些支马路。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