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小学“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工作推进会——儿童哲学与STEAM课程的深度融合
2018-3-16 0:00:00发布89次查看
2018年3月15日,六一小学“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六一小学会议室举行。杨浦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向晋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褚忠、上海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雪华、六一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及六一小学校长薛志刚、六一小学副书记付涛参与了本次会议,六一小学副校长董敏主持了会议。
董敏副校长代表六一小学向与会领导和专家汇报了儿童哲学课程在六一小学的发展历程。六一小学自1999年引进儿童哲学,对学校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经过多年研究和探索,儿童哲学课程特点总结为:学生回归生活解决问题;学科多方位渗透;教师全员参与。在多年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哲学课程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市级和区级奖项及荣誉。2016年,以信息化为推进力的六一小学教育集团的成立,促使六一小学进一步研究儿童哲学与stem的深度融合,以及儿童哲学和stem的融合研究。作为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六一小学提出了三年发展规划,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就是“课程应用的突破”——创造我们的新生活:儿童哲学与steam融合的课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褚忠教授分享了自身对于儿童哲学课程的理解,又以“小小气象站”的案例为切入口,从本专业出发,对于儿童哲学课程与steam的融合操作,给出了相当具有建设性的实施建议。褚忠教授认为,创造我们的新生活:儿童哲学与steam融合的课程,应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哲学走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做”中感受哲学,在亲自参与中体验哲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按照“情景引入”“美工设计”“创意设计”“展示”“拓展”的步骤开展。
六一小学的王逢源老师和市一小学的张健老师,从自己执教stem课程的经历为出发点,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经验。stem课程是一种理念、一种学习、一种协作、一种体验、一种提升。教学或相关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兴趣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形成学为所用,学无止境的学习观。stem活动,它是一种平台,是学科与学科、学科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学科与生活的高度结合,是学习个体与个体之间高度协作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中做、做中学,快乐与学习并进的过程,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点和儿童哲学的理念是高度统一的。
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雪华介绍了六一小学stem课程的实施情况。自2016年,“史坦默”与六一小学合作引入了stem课程。2017年,stem+科技创新的课程群被引入,六一小学教育集团有30名老师参与了课程的培训。我们希望通过现有的资源,将优质资源覆盖至整个集团,做强特色课程儿童哲学,抢占“ar”的至高点,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薛志刚校长对于专家和领导能够莅临六一小学表示了感谢。六一小学教育集团作为以信息化为特色的集团,六一小学作为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对儿童哲学和信息化进行深入研究,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儿童哲学虽然只是一门课程,但是,其已经成为了学校的文化和品牌,上升到办学理念的层次。
儿童哲学+steam的融合,要在整个集团中进一步推进,这与教育部出台的“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也是高度统一的。希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经历中,学得更主动,更有兴趣,更有收获。希望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能培养一批复合型教师。
向晋榜主任对于六一小学在信息化工作中的推进和落实给予了高度肯定。stem这门课程的立足点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stem作为跨学科的课程,很难找到合适的教师进行执教,因此要加强教师培训。六一小学始终注重信息化的发展,如今也是六一小学教育集团的发展重点。希望能够将stem课程在六一小学教育集团中全面进行推广。
通过此次推进会,六一小学明确了在“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中,课程应用突破领域的工作重点,为未来相关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杨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