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星指出,要通过大调研,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和问题,使倾听基层声音、解决基层问题成为党委政府决策办事的依据、改进工作的方向、转变作风的抓手。
2月27日,区委书记赵卫星到枫泾镇新黎村第七党小组活动点走访调研,悉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村民谢海强反映,家门口的河道优港由第三方公司负责保洁后,怎么反倒没有以前干净了?听到这一问题,赵卫星要求相关部门立即查找问题原因并进行整改。3月2日,区水务局查找原因后当天就责令养护单位进行打捞作业,让河道恢复了干净整洁,同时,区水务局还将举一反三,对全区河道开展排查,并加强对第三方公司的监管。
3月3日,星期六,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卫国自己驾车到街镇暗访,在小店吃馄饨,到村委会“办事”,进劳务中介“找工作”,一路上的体会让他认识到,调研越深入,发现问题越真实。
过去两个多月以来,区领导带头扎进基层走访调研,全区机关干部也纷纷深入企业、村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企业群众征求意见建议。据统计,截至2月底,我区各级机关干部共开展调研4500多次,收集各类问题3300多个,目前已解决近三分之一,收集各类建议1200多条。
赵卫星强调,在全区开展大调研,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更好推进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新气象新作为加快打造“三区”“五地”、全面建设“三个金山”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大调研,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和问题,使倾听基层声音、解决基层问题成为党委政府决策办事的依据、改进工作的方向、转变作风的抓手。
真发现 真解决,破解企业难点、民生痛点
市委和区委要求,大调研要把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作为调研重点,对于在调研中发现的、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立即解决。自我区开展大调研以来,各级机关部门坚持一边调研一边解决问题,破解了一批群众呼声强烈的民生问题,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1月28日,往返漕泾和亭林大居的直达公交开通,解决了漕泾动迁居民的出行难题。去年,漕泾镇近2000户居民陆续动迁至亭林大居,因为工作、探亲等原因,很多居民经常往返两地,开通直达公交的诉求十分强烈。在大调研工作中,区交通委、漕泾镇、亭林镇等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群众诉求,征求居民意见,开通了203路直达公交。直达公交开通后,因为工作关系每天往返漕泾镇与亭林大居的沈喆连连点赞,“以前上下班我必须转车,单程就要1个半小时左右,现在只要40分钟,方便多了。”
在金山工业区恒信居民区,居民反映活动室太小不够用,居委会就把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腾出来用作居民活动室,居委会则搬到一处200平方米的场地办公。
在大调研工作中,我区各级机关除了查找新问题,对以往久拖不决的老问题也紧盯不放。比如,山阳镇将2017年开展的“走到底、管到底、联到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中收集的问题、大接访工作中囤积的信访突出问题、网格化中心平台收到的疑难问题都纳入此次大调研的问题清单,予以攻坚克难。朱泾镇在大调研工作开始之后,镇网格中心、信访办以及各基层单位将之前群众反映的老问题汇总成一个数据库,从“陈年旧账”里挖难点、堵点、痛点并着力解决。
察实情 谋实招,为金山改革发展汇聚智慧
大调研问需也要问计。在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中,金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我们也要看到,步入新时代,金山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存在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再出发的姿态,虚心向企业、群众学习,为金山改革发展汇聚更多智慧。
两个多月以来,我区各级机关干部以大调研为契机,积极向企业群众问计问策,一些意见建议切实成为推动金山发展的良策。
比如,赵卫星与市党外人士创业创新金山实践锻炼基地第一批、第二批挂职干部开展座谈交流时,诚挚邀请挂职干部为金山发展多提建议、多献诤言。会上,大家在创业创新、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打响文化品牌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务实管用的建议。其中,一位企业家建议,金山应当建立产业基金,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这一建议提出后,区财政局在原有创业金山引导基金基础上,新成立了区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中小企业创新。
又如,我区在2月初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转型发展企业家座谈会”,邀请区内50多位企业家畅谈意见建议。企业家们踊跃发言,为金山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走出去 沉下去,机关干部作风为之一新
改进机关干部作风、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是全市大调研的题中之意。我区开展大调研以来,各级机关干部纷纷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宅基埭头走访调研,工作作风焕然一新。
春节前,张堰镇党委书记施文权收到一封群众来信,反映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到这户居民家上门走访后,他立即组织班子和部门同志不定期爬楼梯、转弄堂,查找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逐项对照销号。石化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泱泱则结合“8+3错时工作制”,在下班后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居民区夜间当班服务,与居民区干部、社区在职党员和普通居民聊天谈心。
大调研还让一些执法部门对执法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比如,1月中旬,为了了解一家企业环保设施整改情况,区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雪峰两次爬上25米高的工厂车间顶楼检查,深入的走访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反省,企业有这么多环保投入,但还是存在问题,环保执法怎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我认识到,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执法,提高企业乃至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他表示,今后,环保部门将改进执法方式,主动跨前一步,做到执法和服务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