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工业互联网】航天动力:打造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平台 军工工业互联网助推实现“航天梦”

2018-3-13 0:00:00发布71次查看
编者按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作为工业互联网三大要素,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对于振兴我国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通过构建固体火箭发动机全生命周期异地协同研制平台,实现跨单位、多组织、跨地域并行协同设计、试验验证及设计制造一体化,全面提升军工科研管控和设计生产协作能力,率先实现中国制造在武器装备发动机领域由大向强的突破。
  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下属核心专业所,主要承担中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发与批量生产。航天发动机产品的研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研制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协调关系多,投入资金数额大,项目成本高。此外,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还存在申湖两基地之间、与总部以及总部其他下属单位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为应对以上挑战,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构建固体火箭发动机全生命周期异地协同研制平台,建设基于航天数字化体系支撑的新型数字化研制流程以及设计-仿真-制造-试验-保障能力体系,打通发动机设计各分系统间的协同并行渠道,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企业全集成信息链的深度融合与持续优化。
  1、建立统一的多项目计划协同管理平台,实现计划指令闭环式管理。
  搭建统一的多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在进一步优化型号研制流程的基础上,实现从计划的编制、下达、分解、执行最终到反馈的完整计划流的一体化闭环式管理,实现八院总体、航天810所上海本部、航天810所湖州基地、导弹集成总装、导弹发射系统集成总装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流实时交互、数据共享,实现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上下游计划任务协同、异地协同制造、导弹总体制造计划协同。
2、建立多学科协同设计仿真研发环境,提高研发设计效率与水平。
  以固体发动机专业多学科的业务内容为驱动,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构建以产品协同设计系统、数字化联合仿真系统、集成试验系统以及设计资源知识库为支撑的异地协同研发平台,形成以数字化描述固体发动机结构特性、功能特性及性能特性的数字样机技术为核心的先进设计方法,实现固体发动机设计、仿真及一体化过程的多专业、多学科、多模型的协同优化设计。
 
3、实现数据集成化、可视化,推动军工传统制造方式变革。
  构建以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erp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车间物联网系统以及机器人加工检测单元为主的网络化异地协同制造平台,实现申湖两地在统一平台上的工艺编制结构化、工艺校核仿真化、设备功能自动化、数据采集实时化、生产管控网络化、现场看板可视化、管理流程规范化、基础数据库存化,实现由传统制造向基于数据驱动的异地协同制造变革。
 
  未来十年战术武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基于军工工业互联网,大力提升航天武器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设计生产能力,率先实现中国制造在武器装备发动机领域由大向强的突破,已成为实现“航天梦”、助推“中国梦”的重要战略选择。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率先开展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全生命周期异地协同研制工业互联网应用与示范建设,有效推动军工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武器装备关键部件异地设计制造体系中的落地应用,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天武器装备制造、发展航天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