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
2018-3-16 9:57:06发布74次查看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质的飞跃。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进入新时代。然而,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之际,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管理、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如何解决。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贯彻好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当前,我区城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短板、城市运行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思考,赋予实践。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日益增长,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深入分析问题原因,一是机制不顺,未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城乡精细化管理涉及诸多管理和执法主体,需要部门间、条块间做到有效协调和有力联动,但目前我们在城乡综合管理中感到,各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的管理职能纵横交错,存在关系松散、职责交叉、各自为政的现象,一旦遇到综合性的问题,容易互相推诿扯皮,形成不了整体合力,耽误问题快速解决。二是理念滞后,管理思路仍注重问题导向而不是原因导向。习惯于把重点放在问题发生之后如何去解决,缺少了源头治理的理念,缺乏对常态长效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对例如“五违四必”整治工作中出现的违章建筑不断反复回潮等问题,没有深入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没有有效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管理手段相对简单,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三是监管不强,城市安全运行隐患依然存在。城市安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底线,对我委而言,持续加大建筑、燃气、地下空间三大行业安全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是我们守住城市管理安全底线的主要任务。当前,城市安全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有很好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导致三级安全管理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实际工作中出现监管不到位、执法效率低、管理漏洞多等现象。
如何破解城市综合管理中出现的各类短板问题,关键在于理顺机制、统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管理水平不高是当前我们遇到的主要短板,要提升城乡综合管理水平,做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一是要妥善处理好“高层统筹”与“下沉执行”的关系。2018年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以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为抓手,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统筹协调部门的职责,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细化区、街镇(工业区)、居村相关管理部门、管理单位在城市综合管理中的职责和事权分工,改变过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工作格局,形成一体化统筹领导、常态化联动管理、信息化全面管控、全员化力量参与的城市综合管理新模式。二是要改进管理理念,切实形成城市综合管理常态长效机制。2018年我区一项重点工作,便是大力开展无违建居村(街镇、工业区)创建工作。“无违创建”是“五违四必”工作的延续,在我们看来,“无违创建”不仅涉及到城市管理,还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安全运行、美丽乡村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当前“五违四必”的重点、难点和主要矛盾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违章建筑的反复回潮是无违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关键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坚决杜绝违章建筑反复回潮,力争达成新增违建为零、存量只减不增、居民群众可感受三个目标。三是要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加强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城市管理无小事、更无容易事,综合管理、“无违创建”、安全监管等工作始终是城市管理中的“硬骨头”。做好城市管理,关键是加强干部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即便各项工作难度大、困难多,也要想方设法干出成效,切实完成工作任务,集中攻克城市管理中的各项重点、难点问题。四是要做好共治自治,积极探索基层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将动员民众参与、社会共治作为城市综合工作的基础,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更加注重公众的参与,积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和共治机制,发挥居民和村居组织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的功能,更加充分发挥群众、媒体的监督力度,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保障全社会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
因此,我区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再下功夫:一是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发挥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综合处理的作用,建立城市管理互动式信息交流平台,深化即时发现、处置、反馈功能,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二是提高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容易造成城市管理不到位。要把依法治区同城市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把法治化具体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确保城市管理得到法治保障。三是完善城市管理监管机制。完善城市管理的目标、标准、责任、服务及监督五大体系,精细化再造发现、处置、执法、监督的工作管理流程。完善日常监督和评价的机制,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四是进一步理顺行业管理制度。包括完善建筑行业抽巡查制度,全面推行建筑工地现场实名制,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用工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与现场联动的监管,集中整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新时代迎来新要求,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历史的画卷翻开了新的一页,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推进我区“三区”“五地”建设为奋斗目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作者系金山区建管委党委书记、主任 于小粮)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