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戏精的诞生!嘉定街头竟有人组团演戏,真相套路太深…

2018-3-16 5:28:13发布104次查看

这是嘉定区华江公路上的一个加油站在2016年10月19日晚上八点多钟发生的事情。一辆电力公司的工程面包车闪着警灯,逆向停在路边。几名身着电力公司工作服的工人围着一个管井,正在施工。期间,不断有穿着水裤的施工人员拎着工具上下管井。
看了这你肯定想,
这不就是平平常常的电力施工嘛。
可能前两天还在家门口看到这样的场景呢!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
这些呀彻头彻尾就是这伙人演的一出戏!
他们为什么要演出这样的戏码呢?
咱们先从其中的一个演员说起。
小李今年24岁,来自四川,在宾馆里工作,负责运送床单、被套等物品。2016年10月的一天,他接到了老乡崽儿的电话。崽儿说,这份临时的工作就是叫小李去帮忙搬搬东西,做一个力工。崽儿让小李去找一个现场的负责人接头。碰面后,这名负责人先让小李去换上了电力工作服。小李觉得套上工作服可以避免弄脏自己的衣服,戴个帽子也很安全,于是换上了这套工作服。此时,已经有几位工人把很粗的电缆切割成一段一段的,从旁边的管井里拉了出来。
负责人告诉小李,他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管井里拉出来的电缆装到旁边的工程车上去。当晚,小李他们一共装了三四十米的这种粗电缆到工程车上。他也如约从崽儿那里拿到了300元钱。第二天,崽儿又给小李打来电话。还是这样的活,还是这个地点,让他再干一次。
对于月收入四千多元钱的小李来说,搬几根电缆,就能赚300元钱。他觉得这份临时工作还不错。可他万万没有想到,2016年的11月1日,也就是这份临时工刚做完一个多星期,警察就找上了门。其实当晚,除了小李以外,警方还拘捕了好几个人,其中为首的就是与小李接头的那个施工现场负责人。此人姓刘,今年50岁了。据刘某讲他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高某等几人。高某希望刘某找小工帮忙搬运的,是电力公司的废旧电缆线。刘某说他帮忙找了八九个小工,为此还小赚了一笔。
直到2016年的11月1日。当晚,刘某正组织一些小工在嘉定区叶城路附近搬运电缆线时被警方当场抓获。这小李和刘某,一个是出来帮着搬东西赚点儿零花钱;另一个是帮忙组织一点儿人手搬东西。被警方拘捕他们都表现得很无辜。到这里咱们不难看出,这些人牵涉的其实是同一宗案件。
涉案人员一共有49人之多,
涉案金额高达30余万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们卷入的是一起有着周密组织安排的疯狂盗窃案。2017年7月3号杨浦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团伙盗窃案。从检方提供的证据来看,自2016年年初开始,高某等几名主犯就盯上了电力公司管井中的“休眠电缆”。由于这些休眠电缆含铜量比较高,卖到市场上价格不菲,所以才成了不法分子的垂涎之物。这个盗窃团伙一共有49人之多,内部分工是非常明确的。
高某说自己之前是经营棋牌室的。盗窃休眠电缆的信息是朋友提供给他的。获取这些信息后,几名主犯便对信息进行了筛选。不仅选择地段相对较偏僻的区域,作案时间也经过周密地策划。随后,为了作案过程具备隐蔽性,他们还购置了各种伪装道具。通过非法途径准备好这些作案工具之后,高某几人便开始纠集人手,临时组建一个假冒的施工队。
检察机关以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对49名嫌疑人提起了公诉。但庭审中,包括小李在内的很多小工都表示自己只知道临时帮忙做小工,对盗窃并不知情。甚至负责招揽小工的刘某和负责销赃的林某也都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是在参与盗窃。 但检察机关认为,他们的说法站不住脚。他们在明知自己不是电力公司员工的情况下,依旧穿上支付施工,他们其实都知道其中有猫腻。
2017年年底,杨浦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本案进行了判决。对49名案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到七年,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到一万四千元。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