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虹口新闻

168天,授人以渔递真情——记虹口赴滇医疗服务接力队的志愿者

2018-3-15 0:00:00发布91次查看

(记者 顾俪)


一班从云南飞上海的航班日前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作为最新一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队”的成员,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邱维吉和眼科医生费新峰走下舷梯。


人到了上海,心仍惦记着彩云之南。费新峰感慨道:“上午还在那边查房……”,邱维吉点点头:“还真有点放不下他们。”费新峰所指的“他们”,是云南当地医院的医生和患者。168天的志愿服务结束了,而在那里发生的事情却永远不会被忘记。


把先进的诊疗技术留在云南


在费新峰到达红河州前,蒙自人民医院没有治疗眼底病的能力。他不仅为因眼底病失明的患者带来了光明,更为蒙自的眼科带来了“光亮”。


令费新峰印象最深的是,他成功治愈了一位男性患者的失明症。早在几年前,这名52岁的患者就因为眼底病导致一只眼睛失明,由于经济条件受限,也因为当地医疗水平有限,患者没有选择及时就医。结果,病情越熬越重,他的另一只眼睛也突然发病,因视网膜脱落不能视物,走路只能靠家人搀扶。听说蒙自市人民医院来了上海的医生,这位患者决定试一试。


费新峰为患者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当双目重见光明后,患者激动地几乎不会说话了,只能反复向费医生表达感谢。这也让费新峰立下心愿:要将上海相对先进的诊疗方法留在当地。于是,费新峰和邱维吉悉心带教当地医生,利用休息日或者下班后的时间,为云南当地医生开设了多个医疗技术课程。半年来,费新峰已经将治疗眼底病的技术倾囊相授,大大提高了蒙自眼科的医治能力。


物资募集活动辛苦但值得


你能想象气温已经低到零下十度,孩子们还要打着赤脚、穿着凉拖,每天走10公里山路上学的画面吗?身为两个年幼孩子的父亲,邱维吉目睹了云南省西北部地区依然有不少这样的贫困、留守儿童,他感到心痛不已。作为此次援滇志愿者队的队长,邱维吉想要做点什么帮助他们。


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微信传出大山,呼吁来自社会的关爱。上外附中的师生知闻后,立刻组织开展了募捐行动。在一周时间内,他们就为丘北县特殊学校和温流乡巴达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寄出了270张“微心愿”卡片,与卡片一同寄出的,还有师生们自发捐出的40箱生活、学习用品。邱维吉说:“云南的学生收到来自上海的礼物都很兴奋。”费新峰也先后5次前往蒙自市周边的希望小学、留守儿童小学,为当地的孩子们募集了衣物、书包等。


两位医生表示,做物资募集活动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前期的宣传工作要做好,物资运到云南后,要先做好清点核对,再联络运输车辆、约定出发时间。山区学校极为偏远,至少有5个小时的车程,因此,运送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详。虽然很辛苦,但能够看到孩子们收到物资时的笑容,邱维吉和费新峰表示“一切都值了”。


永不落幕的爱心接力


“如果以后有类似的志愿服务机会,我们还会响应号召参加。有时间的话,我们也会再去到云南,见见当地的‘老同事’和父老乡亲。”邱维吉和费新峰说,感谢团委搭建了“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队”的平台,给了他们这次锻炼的机会,半年的志愿者工作,给他们留下难得的人生回忆。


在从云南出发回上海前,费新峰叮嘱当地医生,有什么问题就给他来电话,不用见外。“这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爱心接力,我们从上一批志愿者手中接过接力棒,还会有下一批志愿者从我们手中再接过去。”


记者从团区委了解到,自2015年开始,团区委就与共青团云南省文山州委员会开展团建联建,实施“一对一精准帮困”等项目。在此次志愿者活动中,团区委不仅为当地“输送”了两位好医生,还发动区爱心企业向云南省文山州捐赠10套少先队鼓号设备,每套价值5000元,还向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捐赠了5000元购书款项,这样的爱心传递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虹口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